透析演艺圈“毒瘾”频发背后原因(3)

透析演艺圈“毒瘾”频发背后原因(3)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高云针对艺人吸毒谈到,“艺德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个人品德问题,艺如其人,品格不高,艺德不可能高。”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演员濮存昕认为“公众人物往往被青少年喜欢、崇拜、模仿,这就意味着身上承担的责任要远大于普通人,尤其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必须守住底线,给周围的人树立榜样,一旦踩了红线就得吹哨。毒瘤需要手术,病毒需要猛药。”

纵观一些老艺术工作者,都是先学做人,进而认真做事。这种脚踏实地、克己敬业,为他们在艺术道路上稳步前进奠定了基础,由此积累的口碑与声誉也是当事人一生的宝贵财富。这样的“艺术人生”不仅于艺术工作者个人有益,而且一些经典文艺作品也激励感染了几代人。反过来看,当下某些年轻艺人失节操、没道德,形象毁了,做戏也没人看了。

对艺人而言,靠一己之力固然无法承载宏大叙事,但至少应坚守住自身的德行底线,做出公众人物应有的正面示范,而不是靠低俗与花边炒作赚取眼球,并且在空虚堕落与负面新闻中沦为负面典型。

有人说,应给问题明星改过自新的机会,吸毒者也是受害者。但这有两点前提:一是某些人是否真的痛改前非,二是有“前科”再演“主旋律”怕不合适。倘若未必真正悔过,更不能怪观众用脚投票。

艺人吸毒 “有钱身痕”

王学兵吸毒被抓了,吸毒据说是为了新戏快速瘦身。听起来,明星艺人镜头前风光,镜头后沧桑,要成就一个角色也像是念一本极难的经书,只好剑走偏锋。想想,无奈得让人心疼,谁不知道瘦身减肥之难啊……可好莱坞那么多为演戏暴瘦,裘德洛、布拉德皮特……谁不是认真节食疯狂运动?这不,大概一小时后王学兵就被曝出毒龄已经超过十五年了。看来,不是减肥的错。

早前宁财神涉毒被抓后,“热心”的网友翻出他以前的一条微博:“如果明天是2012,我会马上把每一种毒品尝试一遍”。明星吸毒范本接踵而至,前有张元、高峰、尹相杰,后有房祖名,柯震东,王学兵……老的少的都迷这玩意,是因为它能为你生活施上魔法?还是因为它的迷幻,能让人离开痛苦的桎梏?

广州有句俗话说得好——“有钱身痕”,这仿佛说出了艺人涉黄涉赌涉毒,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钱包厚到一定程度,房子车子这些刚需都早早就搞定,闲钱无处撒,于是开始找这些所谓不着边际、害人害己的“乐子”。但你看看,多少老一辈艺术家名成利就依然德艺双馨一生钻研表演,到老了依然有戏德有品德。秦怡、斯琴高娃、陈道明,谁不是克己自律?而且,很多国际巨星赚得盘满钵满最终还是回馈社会。安吉丽娜·朱莉收养好几个孩子,运作着多个基金会,甚至把不少电影片酬、照片版权都如数捐给慈善机构。所以,时代变复杂,有钱就变坏,并非铁律。三观正不正,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抉择,对身处大染缸的艺人们来说,这个道理尤其准确。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广电总局对“污点艺人”的封杀令。确实,家里的“公仔箱”、影院的大荧幕、媒体的传播,并不仅仅是艺人的舞台,还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在这里出现、传播的人和事三观正不正,直接影响着无数青少年。所以,难道还有人希望在舞台上看到这些“黄赌毒”艺人们?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