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把握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编者按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区域经济结构的梯次调整与变迁,将给中部地区带来新的机遇、困难和挑战。湖南作为中部省份,发展不足仍然是最大的省情,改革欠账较多,面临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的双重任务很重。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并解决之,则是湖南面临的发展新机遇。

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进行了全面阐述,这是对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理性而科学的判断,为我们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决策遵循。

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来看,截至目前尚未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保持长达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同时也必须看到,任何一个经济体在经历一定的快速增长之后,都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一个适速的经济增长调整阶段,即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一个中高速,再到一个合理适速的发展阶段。这是世界经济发展运行的规律。目前,中国经济在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之后,进入到经济结构调整、生产要素配置重新组合和经济增长速度必然调整的时期,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经济新常态。新常态下我们必须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遇到阵痛、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的新形势。但也要认识到,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并不意味着增长速度无限下滑,而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理性进入适速阶段,应该说这是经济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结构变革本来是经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结构不断调整变革是一个渐进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一旦这个过程被人为地阻断,那其后面临的被迫、被动式的调整就将十分痛苦,我们目前面临的结构调整就是必须面临的阵痛,但要看到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经济结构调整是一定会过去的,它将逼使我们必须重新调整产业结构配置,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和有效的相对最佳的要素配置;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生产率的提高,关键是要用有效的政策刺激创新驱动,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上下功夫。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仍处在极为珍贵的战略机遇期。要认识到,经济增长放缓并不是经济失速,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仍处于世界各经济体中的最高增速;主动适应新常态,就是不能盲目地、不顾客观实际地去追求那种过度消耗资源、过度破坏环境、投入产出效益越来越低下的高速度,引导经济发展将重心转到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上,以有利于促进中国的增长方式更趋合理,进而大幅度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更要认识到,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将逼迫市场主体去主动寻求技术创新,主动调整结构,浴火重生,这是市场倒逼的机遇;目前世界经济整体形势并未真正好转,西方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前景仍不乐观,这为中国进行结构调整,并做好在世界经济重振时更高质量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机遇能否兑现,取决于我们能否深刻认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对经济减速保持宽容,对调整中的风险不再回避和拖延。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