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区域经济结构的梯次调整与变迁,将给中部地区带来新的机遇、困难和挑战。湖南作为中部省份,发展不足仍然是最大的省情,改革欠账较多,面临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的双重任务很重。辩证地看问题,并解决之,则是湖南面临的发展新机遇。当前,面临的困难是:
一是思想认识准备不足。面对新常态,不少同志对经济运行新趋势、新特征、新变化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理解也不深,有的还停留在“旧常态”的发展理念中,面对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在心理上“失速”,心里着急,急于救市;有的缺乏主动作为的积极性,低估了经济平稳度过下行通道的难度。认识不转变,适应新常态就很难,应对困难准备就会不足。
二是湖南发展基础薄弱。湖南属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历史欠账多、经济基础弱;以投资扩张、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没有根本改变;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期处于40%以下的较低区间,城镇化率低于全国5.8个百分点,仍有640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是困难,但也是发展的基础,市场发力的动力。
三是工作方式缺乏创新。有些地方一时还难以摆脱“旧常态”下抓经济工作的思维惯性、路径依赖,工作方式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有的地方仍然在推行不计成本的政策优惠,进行漫天撒网式的招商引资。有的地方资源特色明显,但在放大资源优势,强化开放合作等方面做得不够。普遍存在思考不深、手段不多、途径不宽、办法太少等问题。
主动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湖南决不能输在新一轮改革发展的起跑线上,必须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加快转型发展。也必须在主动调整经济结构,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培养打造有资源优势的新兴产业,培养新的增长极、新的增长点上不输于其他一些地区。
一是立足湖南认识新常态。首先要历史、辩证地看待新常态下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以平常心对待发展速度升与降,只要波动在合理范围内,就不必大惊小怪。同时也要立足于湖南发展的实际情况,直面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解决举措,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湖南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二是因势利导适应新常态。当前湖南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阶段,处在跟随全国步伐向更高阶段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迈进的关键阶段,发展不足、增长质量不优、经济效益不高仍然是最大的省情,我们必须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利用好新机遇,培育新增长点,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在新常态下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促进“三量齐升”(经济总量、运行质量和人均均量),大力推进“四化两型”,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改革攻坚引领新常态。当前湖南迫切需要以经济体制改革引领经济发展,痛下决心,进一步消除桎梏生产力和广大劳动者创新、创业热情的障碍,重点推进行政审批、投融资、土地、户籍、国企国资、科技体制等领域改革;要加强调研,发挥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形成有质量接地气的改革方案;要把抓改革举措落地作为重要职责。以不断深化的改革来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保护科技创新积极性,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加大推进产学研、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市场活力,创造更多机遇,赢得更好质量和效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