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小镇研判经济风向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各国为经济复苏已经努力多年,但各国表现极其不平衡,货币政策也在宽松大基调下出现分野。除美国之外的发达经济体表现疲弱,欧洲开始出现好的苗头;新兴经济体经济仍有放慢风险。本届论坛上,将展望世界经济呈现出哪些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会遭遇顺风抑或逆风,确定新增长动力将来自何方,亚洲作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如何继续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而“中国经济新常态”议题也首次走入博鳌论坛。
俄罗斯工商会副主席彼得罗夫表示,目前中国、印度和其他亚太地区国家仍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年会将有助于人们更好认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前景。
博鳌论坛首次发布了“2015亚洲经济前瞻指数”,亚洲经济增长指数为88.9,预示2015年亚洲经济增速比上年将有所回落;亚洲就业指数为90.8,预示2015年亚洲地区总体失业率比上年略有上升;亚洲国际贸易指数为113.0,预示2015年亚洲经济体国际贸易增长比上年将明显加快,国际贸易的活跃有利于亚洲经济增长的回升。
亚洲的两大经济大国中国和印度的经济预期正在发生逆转。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希雨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中国不可能永远保持世界最高经济增长速度。从长期看,印度经济增速必然会超过中国,就如当年美国经济增速超过英国、最后总量也超过英国,然后日本经济增速超过美国、当然总量没超过。不过,他认为,印度经济在可以预见的几年内超过中国缺乏基本依据。印度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处于不稳定状态,增长结构非常脆弱,和中国相同的是,印度的经济结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这是中印两国的共同挑战。谁在结构调整问题上脱颖而出,谁就将领先经济增长。
谈到中国,俄罗斯工商会副主席彼得罗夫表示,当前对中国来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优化经济结构、减轻经济发展对出口的过度依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正在不断挖掘国内消费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这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他还赞扬说,中国对经济进行渐进性调整,确保经济平稳转型,体现出中国领导人的智慧和远见。
一些学者认为,在经济调整过程中,外部通缩压力、汇率市场波动、总需求不足等因素固然是不利因素,然而只要政策方向适当,逆风也可化为顺风。曾任高盛亚洲公司副董事长的肯尼斯·柯蒂斯说,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人民币一直没有大幅贬值,中国可以购买更便宜的美元计价大宗商品,再用节省下的钱进行战略投资。
多边投资协议仍存障碍
迄今为止,全球的投资协议已经签署了数千个之多。但投资规则的碎片化,仍使得跨国投资者深感繁杂和不便。从各种类型的投资保护协定、中美双边投资协定来看未来国际投资新规则的趋势,也成为论坛关注的话题。
杨希雨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推动亚太地区多边自由贸易谈判的过程中的两大挑战之一就是贸易投资碎片化。目前全世界向世界贸易组织申报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有500多个,但真正运行的不到一半。贸易投资碎片化实际上也在制约更大范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包括更广泛金融合作的进程。他认为,经济领域需要整合已有的FTA,形成更大范围的合作。这方面,东亚经济共同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不过。杨雨希认为多边投资协议非常困难也非常必要。只有双边投资协议取得大的进展,多边投资协议才可能向前推进,因此大国之间的谈判十分重要。
在中美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进行的投资协定谈判中,负面清单的确定难度很大,成为两国谈判的焦点。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表示,现在对中国而言最难的还是双边投资协定,而双边投资协定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美国。
罗兰贝格首席执行官常博逸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最近关于多边投资协议的讨论重又抬头。支持者认为,全球资本流动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利率在趋同,而工业化国家自身也希望有一致的国际投资规则。许多人还认为,地区化投资规则的制定可以使更高层次的多边规则制定更为简便。常博逸认为,就东盟10+6来说,一个统一的投资规则终究会制定出来,并使相关的多边投资协定谈判变得更为容易。不过他表示,对于多边投资协定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多边投资协议是否能解决当前投资领域中面对的挑战。对此,常博逸并不十分认可。他认为,多边投资协议不会引来更多的对外直接投资或者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给予更多的考虑。他还提醒说,东盟一体化已经取得很多进展,现在可以比以前更有作为。不过,东盟对一体化需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和适当的步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