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遇”带来崭新动力
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嘉宾不但包括了各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同时也不乏全球工商界领军人物。他们显然认为亚洲是新兴经济体最为集中、增长势头相对明朗的活跃经济区域。虽然面临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的诸多挑战,但从趋势上看,亚洲增长的新机遇和新动力亦日益显现。而今年,“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中国机遇”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表示,当前,亚洲区域合作理念已深入人心,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规划的成型,为促进亚洲地区实现互联互通、资源互补和利益共享提供了重要契机。
俄罗斯工商会副主席彼得罗夫表示,博鳌论坛在俄罗斯被称为“亚洲达沃斯”,俄工商界对论坛的兴趣也在不断提高。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和建立亚投行的倡议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浓厚兴趣。在亚洲地区落实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势在必行,一些国家的担忧只会让人感到惊讶。亚投行前景光明,不少国家准备参与亚投行建设,才是非常明智之举。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亚经济研究所主任彼得·德赖斯代尔认为,亚投行可以成为亚洲乃至亚洲以外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工具。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亚洲地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亚投行可以投资全地区、包括澳大利亚的项目,可以在包括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很多项目上发挥特别作用。
韩国湖西大学教授全家霖认为,由中国倡导的亚投行初衷是为改善亚洲等区域的基础设施提供融资,降低这些地区的生产要素融入全球市场的成本,尤其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填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缺口。亚投行将对亚洲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常博逸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一带一路”战略将使中国从依赖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岛国”成为一个真正使欧亚相连的大陆国家,对中国而言有很大的意义。中亚国家也将从中受益更多。自从独联体解体后,这些国家很少为人关注,而现在他们则可以融入一个伟大的计划中并且从中受益。
杨希雨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亚投行和亚开行这两家银行应该是伙伴关系,因为两者职能和作用有很大不同。亚开行目标广泛,从促进经济发展到扶持贫困、文盲、妇女儿童等,当然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而亚投行则较为单一,侧重基础设施,双方不会形成全方位同质竞争。虽然亚开行首先提出要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目标,但实践证明亚开行一家不可能完成任务,亚投行是一个新的发动机。他还认为,亚投行如果能够在最佳实践方面提供最新鲜实用的成功经验,那就会对现有的机构带来压力,也倒逼其改善,这对国际经济、金融领域机制建设和业务运营非常好。
杨希雨还谈到,“一带一路”战略对全国各地以及整个中国周边、沿路沿线都会带来重大机遇。它不仅带动有形的贸易和投资,而且带动政策衔接方面的无形的合作,能够产生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的无形效益。所以“一带一路”不仅自身有广阔前景,对于参与者也有巨大的效应和机遇。
张燕生对《经济参考报》表示,“一带一路”对中国而言,可以有一个更大的市场,从而摊薄固定成本,使边际收益递增。产能调整面临的困难在更大的市场上会更容易解决,价值链的延伸和扩散也将促进竞争力的提升。这一战略使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英国《金融时报》25日撰文称,“一带一路”概念已经变成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轴,作为一个拥有美好憧憬的战略,其有望在本次论坛中实现突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