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特的“共赢主义”

中国独特的“共赢主义”

每年3月是中国的政治民主月,这以“两会”为标志,成为举国瞩目的重大政治民主会议,也是政治民主信息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传播、热烈讨论、各种解读和共同分享的时刻。

为什么“两会”会成为世界性话题呢?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中国自身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利益相关方,它的走向,所谓“北京决策”(指《政府工作报告》)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世界。的确,今日之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向全世界展现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中国。

从国际视角评价中国

2014年中国在世界上有哪些新亮点?她在世界的位置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令世界瞩目?

2014年,中国已经获得多项“世界第一”,这是全体中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也反映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外溢性和外部性越来越明显。

从国际视角看,中国在世界社会经济指标体系有多个第一或名列前茅。第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第二,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首位(1196亿美元,占GDP比重1.16%)。第三,中国粮食产量仍居世界第一位(6.07亿吨)。第四,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1.58万公里),占世界60%以上;2007年至2014年,高铁列车累计发送旅客31.6亿人次,占铁路旅客发送量的比重由4.8%增长到38.5%左右,也是游客发送量最多的国家。第五,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世界第一(11.19万公里),明显超过美国(9.2万公里)。第六,中国宽带用户数居世界第一,其中固定宽带用户2亿户,移动宽带用户5.83亿户,共计7.83亿户;中国电话总用户居世界第一,达到15.36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2.49亿户,移动电话用户12.86亿户。第七,中国全民医保覆盖人数居世界第一,达到13.25亿人。第八,中国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人次居世界第一,分别达到36亿人次和1亿人次以上。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直到进入21世纪之后,才相继进入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居世界第一的时代。无论是美国、欧盟等超大经济体,还是上百个小经济体,都不约而同地在适应“中国第一”的时代,也在利用“中国第一”的机会。

对此,我们来看看国际组织是如何来评价中国经济发展的。最近,经济合作组织(OECD)发表了《走向增长》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在多个关键领域的改革进展“清晰可见”,比如多个领域已经面向私人资本开放,外资审批程序更加简单,高等教育正在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利率改革使得储蓄者可获得更好的回报,等等。经合组织还认为,中国越来越多城市为流动打工者提供的社会服务日益健全,这不仅有利于释放他们的消费潜力,也有利于经济增长变得更加平衡和公平。

尽管2014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清醒地看到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对此,李克强总理的报告作了说明: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国际市场没有大的起色,稳增长难度加大,一些领域仍存在风险隐患。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农业基础薄弱。群众对医疗、养老、住房、交通、教育、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有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他还特别谈到,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