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迷信点击率
以哗众取宠的手段追逐所谓的独家与劲爆案例,给媒体行业乃至广大受众带来了价值判断的混乱
去年8月,美国一家名为BuzzFeed的网站流量超过纽约时报网站,成为美国第三大新闻网站。和大多数新媒体的网站框架一样,BuzzFeed在网站顶栏放置热门新闻和头条文章,但独特之处在于打开文章时,社交分享按钮无处不在,随时便于读者分享。文章内容上,萌宠、排行榜、明星八卦、奇闻怪事无所不包,但这些内容的共同特点是:满足了人们猎奇的心理,极易生产病毒式传播链条。
尽管很多传统媒体人对这样一个以宠物卖萌和明星八卦为主要内容的网站的成功不以为然,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在新媒体时代,点击和分享产生的流量已成为判断媒体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甚至成为判断信息价值大小的标志。
点击和分享是体现信息价值最直观的方式,但对点击率的过分追逐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从去年至今,一批演艺界知名人士因为涉毒涉黄被抓,而关于这些事件的讨论话题始终在新媒体的热门排行榜上,对这些事件人物的娱乐化解读也成为网络的热门报道。
“新媒体时代,娱乐化的解构成为最符合网络传播的方式之一。这样的新闻报道关注度高,话题度热,参与性强,往往能引发网民的狂欢,却也往往忽略了新闻应该传播的价值和媒体应该担负的责任。”刘鹏飞说。
与此相对应的,浅阅读和碎片化成为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重要特征,严肃新闻和调查性报道变得更加小众化。“甚至出现了一种乱象,为了增强竞争力,吸引受众,传统媒体往往追在新媒体的热点后面,以哗众取宠的手段追逐所谓的独家与劲爆案例,给媒体行业乃至广大受众带来了价值判断的混乱,也拉低了整个媒体行业的素质。”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
4标题玩惊悚
“标题党”已经成为媒体圈的“公害”,不仅助推了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损伤了新媒体的公信力,也损害了整个媒体行业的声誉
近年来,网络上诞生了一系列热词和新词,有些流行一时,有些广泛传播,有些也为传统媒体所使用,成为固定的表达方式,新媒体在创新媒体表达和提升新闻敏感方面成效显著。
但“标题党”的出现却让标题的内涵变了味。
今年1月,福建网友吴某在其微信公众号中发布了一条标题为“昨晚,石狮,震惊全国!一家34口灭门惨案!转疯了”的消息,在微博微信中被广泛转发,引发了当地舆论的恐慌。其实文章内容只是一张灭鼠的图片。随后,吴某因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石狮市公安局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日。
此种例子在新媒体报道上已经屡见不鲜。新媒体时代,“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情绪时有弥漫,标题的作用被过分强调。噱头、煽情、媚俗、暴力的标题会吸引大量的眼球。在一些新媒体上,“震惊”“转疯了”“不转不是中国人”之类的情绪化标题往往占据着头条。
“新媒体上公众的情绪容易被放大和激化,‘标题党’往往攻其一点,宁可歪曲事实也要用最耸动的语言制造轰动效果”,张颐武指出,“‘标题党’已经成为媒体圈的公害,不仅助推了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损伤了新媒体的公信力,也损害了整个媒体行业的声誉。一些名人的表达被曲解,一些新闻报道被误读,甚至一些社会矛盾也是因为部分标题的挑拨而激化。”
“网络编辑在转载传统媒体内容时,按照适合新媒体的方式重新制作标题是可以理解的。但新媒体不能滥用自身的编辑权,不能无中生有捏造不存在的信息,不能断章取义曲解作者的观点,不能盲目地渲染和夸大冲突,不能为了迎合低级趣味而制造噱头,更不能夸大其词生产虚假的标题新闻。”刘鹏飞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