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积极践行“一个机构,一套班子,四块牌子”的管理体制,把职业教育、教师进修、远程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青少年活动等工作有机结合,互融共促,采取“四个一”措施开展职业教育,全县职业教育水平实现有效提升。
打造一批品牌专业。按照“长短结合、按需开办、灵活设置”的原则,科学设置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器运用与维修、农村综合经营、旅游服务与管理5个品牌专业。同时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力争让优质专业对接重点产业、覆盖新兴行业。
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加强与知名企业的联络联系,主动寻找校企双方合作的契入点、合拍点,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紧密和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关系,积极探索“校中企”、“企中校”办学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先后为广东佛山东芝公司、杭州东芝公司、中国奇瑞重工、宁波新众等省内外知名企业“订单式”培养急需专业人才2100多名。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7100多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万多人次。
搭建一个合作平台。把昌宁教师进修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整体划入县职业技术学校,并与扶贫、农业、林业、烟草等部门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主动搭建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平台,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初步构建“模式共创、专业共建、资源共享、师资共育”的运作模式。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强化一个组织保障。成立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巡查督导制度,把职校招生作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并把职业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不少于30%的要求足额拨付教育费附加,并将职业教育非税收入部分100%返还用于学校建设。近两年,全县共投入职业教育经费5829万元,新建校舍1万多平方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