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理如何适应新常态

政府管理如何适应新常态

近两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缓,由此进入了一种被人们称之为的新常态。进入新常态对政府来说意味着什么,经济发展形态的调整是否意味着政府的行为方式也要做相应的调整?答案是肯定的。新常态要求政府管理模式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新常态要求政府更重视社会保障,以抵御经济社会风险

中国政府一度是生产型的,推动经济的增长曾是政府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之初的首要之事就是搞生产和进行积累,因为几乎没有东西可以分配。随着社会财富和资源的增加,政府施政也开始转向了分配和提供保障,服务型政府的提出本身就表明了这一点。新常态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为政府从重经济转向重保障提供了契机。如果说新常态的特征是告别高速的经济增长,那么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也就意味着政府告别以往自身是市场经济主角的角色。新常态要求政府转向重社会保障,是因为随着经济的下滑,一些潜在的不确定性风险(如楼市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等)会浮现,甚至不排除会出现一些大的经济社会风险,这从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中可以看出来。抵御这些风险的有力武器则是一套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进入新常态,政府必须花大力气去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同时,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这些保障体系是防范风险和危机的安全阀,是社会即便在发生风险和危机的情况下仍然得以平稳运行的保证。

新常态下,要有一套体制和机制来保证权力的正当行使

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权力的边界不清楚,缺乏对权力合法性来源的认识,缺乏对行使权力必须承担责任的承诺。这造成现实中政府权力的越界、傲慢和滥用。由权力推动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权力的迷信和崇拜,只要经济绩效亮丽,权力甚至可以不顾法律法规的制约;权力导致的失误、过错或损失甚至可以不追究权力行使者的责任。新常态下,要有一套体制和机制来保证权力的正当行使和对责任的承诺。首先要确立政府权力的边界,要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其次是权力下放,尤其是审批权力的下放,市场主体“法不禁止即可为”,赋以市场自由权。

新常态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审批模式,把重心放在事中和事后的监管上

中国经济通常被人批评是一种审批经济,一个项目要盖上百个章并非罕见。政府注重事先审批,而往往忽略了事中和事后的监管,这是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一大特色。这一做法不仅产生了大量的权力寻租空间,也束缚了社会的活力。新常态要求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意味着必须改变传统的审批模式,从重审批走向重监管,把重心放在事中和事后的监管上。事实上,审批项目的减少和取消本身就意味着政府监管职能的增强,因为在减少和取消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管理真空。国务院2014年8月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一共87项,每一项后面都附有事中事后的监管措施,并要求部门和地方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责任,对每一项事中事后监管措施,都要在实施运行中及时跟踪了解、检查落实。监管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政府运作的一个弱项,由于监管不到位所产生的食品安全、生产、环境等问题时有所闻。新常态更加强调社会和经济的平稳运行,因而也把政府的监管职能提高到了更高的高度。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