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5《政府工作报告》 的深层分析

对2015《政府工作报告》 的深层分析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新常态”、“四个全面”与“获得感”

每年全国两会都有特殊的背景,今年全国两会的背景就是体现在三个关键词上——“新常态”、“四个全面”与“获得感”。“新态”是发展,指的是全面深化改革之新、企业经营环境之新、科学技术创新之新、营销渠道之新,“常态”是稳定,指的是增长速度适度之常、宏观调控政策之常、民生保障之常、生态保护之常。一些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的产品出口减少,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外,不是坏事情。关键是如何关闭规模小、浪费大的企业,妥善安置员工,实现平稳过渡。“四个全面”,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当务之急。二是全面深化改革是路径。三是全面依法治国是根本。四是全面从严治党是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强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按照统计学上的说法,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群众对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反腐倡廉的满意度,各项工作的成果,要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要见到改革的“真金白银”。获得感的衡量应该有多个方面,一是在精神层面,体现为人民群众心情愉快,社会和谐;二是在物质层面,生活水平要有新的提高,收入增加。三是在预期层面,对未来要有良好预期,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发展下去,国与家都会更好。在2015年,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让老百姓有更明显的获得感。一是反腐倡廉力度加大,群众在政治清明上有获得感。二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摆在阳光下。加大对有权有势者的监督与管控,让一部分作威作福惯了的官员觉得“为官不易”。三是用好公平正义之剑。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四是构筑市场经济的制度框架。积极推动不动产登记与公民纳税识别号等制度的建设。五是鼓励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关爱创新者。

按照上述三个关键词,扫描一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觉得有以下三个亮点:一是报告结构有大的变化。由以往的三大块(上年工作总结,今年指导思想,今年的工作措施)变成了六大块(2014年工作回顾;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二是以“立国之道惟在富民”为报告的基础。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论家唐甄把“富民”认定为基本国策。由此出发,唐甄又提出以能否富民作为衡量官吏优劣、政治得失的标准的主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点出了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既体现传统的民本思想,又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有了“富民”的新宗旨,政府工作报告的展开就有逻辑基础。三是讲存在的各种问题比较直白。报告中的“不满意”、“严重”、“不到位”、“触目惊心”等措辞,已经说明了目前各种问题的严重性。

市场的加法: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上又有新的提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新颖,面对目不暇接的创新性词汇,可以把它们一分为二:放开市场性的内容与约束政府性的内容。这两者对民营企业来说,都是发展机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取代了“基础性”的提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决定性”上又有新的提升。

一是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2014年11月财政部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该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这是民营资本投资的一个机会,其意义不亚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提出。民营企业家要学会两条腿走路。

二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该指标的中心意思就是企业要学会纵横交错的创新,企业要积极与科教单位合作。作为科教院所,也要积极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提高研究与营销水平。科教人员留岗创业,“隐性下海”与“显性下海”都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路径。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