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渐进中要有突进(2)

经济体制改革,渐进中要有突进(2)

在渐进式改革的路径下,我们也要看到,改革次序选择是先易后难,摸着石头过河,改革的骨头必定“越来越难啃”。矛盾越大,问题越多,越要攻坚克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以重点领域的突进式改革引领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

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中渐进和突进的关系。拿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勇气,不失时机在经济体制各领域的改革中取得突进,只要是符合实际、必须做的,就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这是第一位的。同时也要看到经济体制改革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渐进稳妥,三思而后行,不能跑急、跑偏、跑乱。

当前重要经济领域的体制改革,渐进中必须要有突进

经济领域的一些重要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全面论证、科学决策,可以提出总体思路和方案,但推行起来还是要稳扎稳打,做到“蹄急而步稳”。当前,可以在以下几个重点领域稳中有进地推动改革。

一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必然带来阵痛,有的行业甚至会伤筋动骨,但调整是大势所趋,不能囿于眼前利益。当前,产能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巨大,还造成了部分地区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如果现在不痛下决心,将来必定付出更大的代价。要下决心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在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上有突进,动真格,关停并转一批产能过剩和技术落后企业,把更多资源配置到有技术、有市场、有就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中去。

二是深化收入分配方式改革。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矛盾、前进中的问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特别是要在财税体制、社会保障等再分配调节机制领域取得改革的突进,不能一味停滞不前,否则随着人口老龄化、通货膨胀等因素,未来这些领域改革的调整空间将越来越小。

三是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由于我国“混合所有制”配套制度还没有完全形成,如健全公正的“混合所有制”监督体制、民主透明的“混合所有制”运作机制等,因此目前的“民营化”应在前进中探索相关配套制度,先进行试点,然后逐步推广。在渐进式改革的同时要在电力、油气、盐业等重点垄断行业的改革中取得突进,推进垄断行业国企市场化进程,激发竞争活力,实现产权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水平,更要抓住当前在一些垄断国企反腐之机打造垄断行业国企“转型之梯”,实现国企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跃升。

四是加快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需要实现突破性改革,其中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流转由于受到限制而不能体现其价值。土地改革是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突破点。当前,虽然土地流转政策、城镇化规划、户籍改革政策等均已出台,但各省统一的土地异地占有和补偿平衡依然难以实现,土地无法真正流动。因此,后续真正的实质性配套措施还需要加快探索和落实,实现真正的土地流转,从而加快人口流动,实现全国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