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并重”助推建设活力南华(2)

“七个并重”助推建设活力南华(2)

三、坚持引进外资与利用民资并重,释放发展潜力,建设优势南华。

一手抓引进外资,一手抓民资利用,让外资、民资充分在南华经济建设的大潮中涌动。一是由过去只追求总量扩张,向追求总量提升与结构优化并进转变。变以前的“招商引资”为“引资选商”,杜绝引进重复建设项目,避免资源浪费。二是由过去只追求项目投入,向追求项目投入与效益并进转变。注重项目的投入与产出效益,重点发展低能耗、高效益、环保型的经济项目,重点发展对当地财税、人民增收贡献大的项目。三是由过去只追求引进外资,向利用外资与民资并进转变。着力扶持、培育、壮大一批民营企业,引导民营企业走创新品牌、创造名牌发展路子。

四、坚持富县强县与富民惠民并重,爱惜全体民力,建设民富南华。

坚持以人为本,着重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增加农民收入,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实施“创业工程”。鼓励有资金、有技术、有能力的人到农村自主创业,带动群众致富。制定回乡创业政策,重奖回乡创业、带动群众致富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二是实施“就业工程”。加强就业服务工作,抓好就业技能培训,扩大就业渠道,保障群众生活基本稳定。三是实施“互惠工程”。积极做好“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工作,创新用地补偿、利益协调、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种机制,协调解决好城乡间因产业布局的因素造成的利益不平衡关系,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特别是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

五、坚持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增强县域引力,建设绿色南华。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是优先编制环保规划。尽快编制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规划,在推进工业园区开发、城镇建设上优先将环保设施纳入规划建设中。严格执行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规划,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二是优先发展清洁产业。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推广清洁生产,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节能产业。三是优先保障环保建设。优先保障环保建设费用,确保环境保护与整治工作有效开展。多渠道、多方面组织社会力量进行环境治理,重点抓好一街河、礼舍江、老厂河和东西小河的综合整治。

六、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重,形成发展合力,建设和谐南华。

以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为着力点,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为构建经济强县、和谐南华创造有利的条件。一是建设文明诚信的南华。重点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公民道德素质建设教育,积极倡导新南华人精神、诚信理念和科学生活观,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营造文明诚信的社会环境。二是建设民主法治的南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完善村民自治和社区民主建设,营造民主法治的社会环境。三是建设公平正义的南华。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四是建设安定有序的南华。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全力抓好信访、社会治安、安全生产“三项工作”,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七、坚持素质建设与制度建设并重,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奋进南华。

着眼于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从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入手,规范各项管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构建经济强县、和谐南华提供有力保障。一是抓武装,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州党委党代会精神和全会精神,通过加强学习教育,提高素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抓核心,提高干部执政能力。强化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三是抓堡垒,提高固本强基能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建立健全以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服务和监督为主要内容的长效机制,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四是抓作风,提高落实工作能力。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积极营造实干兴县、争创一流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五是抓廉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认真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营造气正风清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