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

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

摘要: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总书记的讲话深刻地揭示了营造风清气正从政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我们着力加强此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吉林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总书记的讲话深刻地揭示了营造风清气正从政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我们着力加强此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一,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必须着力找准“污染源”。我们治理自然环境,首要任务就是排查污染源,然后才能制定系统的治理措施,恢复良好的自然生态。“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也必须首先找到影响政治环境的病灶和霉点,然后方能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兴利除弊。目前来看,我省总的政治生态环境是良好的,但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和一些领导中间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小团体之风仍然存在。在有的地区和单位中,同事间结成一些小圈子、小团体。在工作中各个圈子间经常互相倾轧,评优、晋级、测评等,评价标准不是看工作实绩,而是看是否属于自己这个圈子。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组织秩序,也埋没了人才,削减了真正干事员工的积极性,成为党政机关的“毒瘤”,也成为一些干部滥用公权的工具。二是损人拆台之风仍然存在。一些人不是专心做自己的工作,而是热衷于对别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同事间缺乏必要的坦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对别人取得的成绩不但不虚心学习,反而进行质疑、诋毁;对别人工作中的失误不但不包容,反而大肆宣扬、贬损。三是溜须拍马之风仍然存在。今年央视春晚小品《投其所好》之所以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题材贴近现实。在一些地区和单位中,确实还存在着被提拔和重用的都是那些善于阿谀奉承讨好领导的人,还美其名曰“会来事”,而真正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做工作的人却受冷落。四是务虚空谈之风仍然存在。在一些地区和单位中,有些人非常善于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也很善于“提要求”、“谈意见”,但对于进一步推进工作的具体措施却流于表面,甚至是不切实际。干出成绩是自己重视的结果,出了问题是工作人员执行力不够。五是急功近利之风仍然存在。在一些地区和单位中,有的人干工作不但没有公心,反倒是完全处于个人的一己私利。以“善于抓主要矛盾”为幌子,对于那些耗时费力又不容易出政绩的工作缺乏奉献精神,只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工作。以上所列数的种种不正之风,虽然论其负面影响力不及贪污受贿、滥用职权、奢靡腐化等官场顽疾,但这些风气如果不加以有效遏制、任其发展蔓延,势必会影响到整体的从政环境,“风清气正”便永远只能是一个奋斗目标。

第二,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必须着力加强“一把手”的作风。上述不良风气的形成,可以说是积弊甚久、渐演成习,若要彻底根治绝非易事,甚至成为困扰一些地区和单位的“老大难”问题。但俗话说的好,“老大难,老大出马就不难”。作风的转变,风气的革新,“一把手”至关重要。主要负责同志、主要领导机关带头,作风就转得快,改得彻底,坚持得下去。“正人先正己”,朴素的道理告诉我们,转变作风要善于释放上行下效的正能量,发挥“一把手”的垂范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具体而言,只有“一把手”切实做到公正、民主,才能破除小团体之风;只有“一把手”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才能破除损人拆台之风;只有“一把手”不喜阿谀奉承、真正鼓励干事的人,才能破除溜须拍马之风;只有“一把手”真抓实干、身体力行,才能破除务虚空谈之风;只有“一把手”克己奉公、甘于奉献,才能破除急功近利之风。概言之,只要“一把手”带了好头,再顽固的积弊,也能扭转。当前,我省正处于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按照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的精神要求,要全面完成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任务,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增添振兴发展的动力。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各级“一把手”转作风的垂范带头作用,在全省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为我省加快发展、早日实现振兴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