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文化繁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文化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驱动力,法治文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素,先进文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支柱。整体推进文化建设,为实现“四个全面”打造强大的文化力。积极适应新常态,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人民群众是创造主体,改革创新是动力源泉。法治文化是指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生长出来,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积淀下来的,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内容。法治文化意味着法治精神得以普遍化地实践和实现,社会活动是按照法治精神实践的方式、过程和实现的结果。全面从严治党,离不开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新风正气,打击歪风邪气,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不仅将文化提到了强国的层面,更进一步阐释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目的是通过先进的文化来教育人民大众,让文化为“四个全面”服务,通过文化的发展来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四个全面”说起来复杂,实际上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让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并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注定要打几场攻坚战和持久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每个人的利益,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每个人、每个家庭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迅速增加,并积极帮助其他人共同致富是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全面深化改革更是涉及千家万户,需要每个人积极投身改革、推动改革,着眼长远利益,不为当前的既得利益所束缚,不做改革的绊脚石。全面依法治国是为了保障最大多数人民的福祉,需要每个人积极提高法治意识和素养,积极有序参与法治建设进程,加强对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的监督,推动建设一个人人守法、和谐有序的社会。作为十几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党的形象、党的战斗力关乎每个人的利益。因此,要求每个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积极参与对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监督,消除他们中的腐败分子,净化党的队伍。
(作者单位:湖南省委党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