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服务业培育成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3)

把服务业培育成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3)

优化环境 放宽准入

主持人:今年我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放宽准入,扩大开放,加快高成长性服务业大省建设”。建设高成长性服务业大省,弥补服务业发展“短板”,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尤为重要,就政府层面来讲,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许贵舫:与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方式不同,服务业发展需要更加完善的市场机制和规范的市场秩序。从这个角度上看,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需要技术创新引领,更需要体制机制创新保障。李克强总理曾讲到,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最大的制约是体制机制障碍,出路在于改革开放。可以说,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将成为未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国家持续加大服务业税收、价格、收费、准入机制、行政审批等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随着“营改增”试点范围的扩大、工商业用电价格同价等扶持政策的陆续实施,以及金融领域准入机制、铁路投融资机制、国有文化新闻出版体制机制等领域改革的深入推进,河南需要在积极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采用市场化手段,加快创新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王芳: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切实贯彻“非禁即入”的政策,推进供水、供气、金融、电信、铁路等垄断行业改革,取消对非国有资本或者非本地要素限制的不平等做法。加强社会化服务领域改革,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大服务业招商力度,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支持郑州、洛阳等市申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一批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立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推动的体制机制。在市场准入、税费、就业、融资、用地、价格、产权变更等方面出台有关政策及扶持措施,实行分类指导,对重点行业进行重点扶持,同时加强对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的投资示范引导。要打破地域界限和行业垄断,除法律、法规明令禁入的领域外,全部向外资和社会资本开放,通过放宽准入、改善服务、规范税费等多种方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信、铁路、航空、公路、水运、金融等服务业领域。

刘兆鑫:要积极发挥城市规划引领功能。现代服务业发展重心在城市,城市规划的好坏不仅制约城镇化进程,也直接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进度。一是加强城市、城市群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城市交通体系和智慧城市信息平台建设,着力加强城市生命线建设工程,推动城市公用事业快速发展,形成以政府服务带动社会服务全面发展的局面。二是通过城市规划建设创造现代服务业的增长空间。着力打造一批规模较大的现代服务业综合集聚区和产业园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就近就地融合;推行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土地管理政策,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合理确定现代服务业用地比例,对于列入国家、省鼓励类的现代服务业,要在供地安排及政策操作上给予倾斜支持;推动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加大新兴城镇建设力度,创造城市建设相关服务行业生长空间,培育旺盛的服务业需求。三是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城市结构体系。在保持郑州等大城市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中小城市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项目审批向中小城市倾斜,加快中小城市服务业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全省服务业“龙头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全面开花”的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