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的理念与趋势

国家治理的理念与趋势

从全球各国理论与实践发展来看,21世纪任何一个国家的有效治理,都面临着更加纷繁复杂的挑战与矛盾,经济全球化、权力分散多极化、组织互动跨界化、社会网络流动化、社会生活智能化、不确定性和风险化等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治理制度体系和治理模式是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共同议题。总体而言,就民族国家而言,全球主要存在如下几大治理理念和发展趋势。

集中化多层次治理

为了达到有效治理的目的,一个民族国家往往包括各级各类的行政区划单元,而在城市高度密集的大都市区,政区的碎片化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建设的一个世界问题。对此,先后经历了传统区域主义、公共选择理论、新区域主义等各种理论思潮,有一种治理倾向在20世纪90年代比较突出,那就是主张适当集权或组建统一化大都市区政府的集中化治理。该模式有两种路径:一种是采用政府结构调整的方法来达到区域跨界治理的主要目的;另一种是通过强调政府治理过程或政府职能的调整来处理区域问题。

这种治理的主张有四:一是将邻近的、发达的、未合并的地区纳入中心城市政府管辖区内,实行兼并或合并;二是减少政府的数量;三是在一些政府内部整合或联合相关的职能;四是在一个委员会的框架下提升城市之间的合作。典型案例当属2000年伦敦大都市政府的成立。根据这一治理理念,未来一些国家的大都市地区,将会形成更具集中化的大都市区政府,分层次统筹协调跨界性公共服务的生产和运作。以适度集权为主的集中化治理,尽管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在过度分散化、碎片化、分割化的小规模地方单元或区域,也可能是一种能得到民众广泛支持的潜在治理新趋势。

离散化多中心治理

所谓离散化治理,是与集中化治理趋势相反的一种趋势,即一个国家面对一些巨大的全球城市区域治理难题时,遵循和保持多中心政府体系,大力发展郊区,政治权力分散在多个一般政府手中,最大程度地实现多元政府体系的独立和民主。与此相适应,对各种公共服务的提供,除了一些必须合并才能实现规模效应的服务外,更多的公共服务也应该在社区政府层面供给,最大程度地降低服务成本。

这一治理思想强调,有些公共问题的解决,并不一定调整现有政府的基本结构,而在于发挥不同治理主体的分散作用,采取独立或联合的方式,处理各种自身管辖区或跨边界范围的公共问题。这一点,从西方发达国家日渐增多的“边缘独立城市”“特别区政府”“邻里政府”中可见一斑。这方面的理论思想主要包括公共选择学派、多中心治道等理论体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