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河南省淮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朱在红——
用优良家风夯实社会风尚基石
河南省淮阳县以弘扬传承优良家风为抓手,通过家风家训进校园、家教宣传抓培训、本土家风讲传承及最美家庭评选等系列活动,引导干部群众明德、养德、守德,以家风带民风,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风教育校园全覆盖。在各中小学校的教室、图书室等张贴悬挂家风经典语句,通过班报、校报、手抄报、宣传栏、文化墙、校园小广播、文学社等,刊载、播放家风内容,让学生随时随地受到优良家风的熏陶。部分中小学校还采取让学生读家风书籍、听家风故事等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广大学生注意言行举止,提升自身修养。目前,全县600余所中小学校,家风教育覆盖率达100%,学生参与率100%。
多元培训促进家教上水平。着力抓住家教这一关键环节,引导家长在注重子女身体健康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孩子们的人格教育、关怀教育、承受力教育。近两年,先后组织开展了“月末大讲堂”“幸福工程”“女德母教”公益论坛、传统文化与基础教育国学论坛等近20场活动,对全县家长进行培训。其中,河南省孝道文化研究会会长鲁献启、河南国学文化促进会社教委主席施柳贞、台湾知名学者曾仕强等专家学者20余人的精彩授课,受训者达30多万人次。
家庭评选引领新风尚。广泛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筛选了一批崇德向上、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优秀典型。在层层选拔、优中选优的基础上,推举出群众公认、社会赞誉的最美家庭典型30个,深入挖掘、选树和宣传群众身边的最美家庭故事。借助2015年太昊陵传统庙会,对全县30户最美家庭、20名好儿媳、10名好丈夫、10名好儿女典型进行了隆重表彰。此外,还深入开展“寻找好家风”活动,基层干部群众主动将自家的、宗族的家规家训等,收集整理并向上推荐。目前,全县共收集到社会各界推荐的各类家风家训640余条。⑨
10 广东省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唐颖——
抓好创新,释放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活力
中山市大胆探索,狠抓平台、载体、手段、形式创新,积极回应宣传思想文化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抓载体创新。制定《中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采取“信用红黑名单”等措施推进诚信建设。行动开展以来,全市人文道德环境与市民素质明显改善,行人和非机动车遵章率达95%以上,比开展前提高了20%。将“互联网+”理念引入理论工作,搭建中心组理论学习服务平台,逐步拓展为“微理大义”微信公众号、中心组学习秘书工作群、理论中山网站。在全市范围内遴选理论学习精品课程,主动对接基层需求,强化基层用户体验。此外,我们还大力推动基层宣讲员、特邀理论研究员、中心组学习秘书等三支队伍建设,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基层工作队伍建设。
抓手段创新。为激活媒体自治潜力,我们在全省率先建立新闻道德与媒体新闻公信力评价委员会,构建起举报投诉、调查研判、回复处理、申诉受理四项工作机制,加强媒体与舆论生态可控性,增强媒体新闻公信力。还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媒体阵地。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建立联席会议、组织领导、正面宣传、热点评论、环境净化等六大工作机制,整合市镇两级政府官方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中山网”“中山之窗”等本土主流网站力量,形成网络宣传合力。
抓形式创新。发挥好文艺惠民、育人作用,举办“身边好人”微戏剧展演活动,开展“好人·好梦——中山好人原型诗书画印作品展”、首届中山微电影创作大赛和首届中山诚信文化音乐会。另外,我们还独辟蹊径,策划拍摄了纪录片《味道中山》《医院里的故事》,均获得中国南派优秀纪录片大奖。其中,《味道中山》登陆央视纪录片,提升了中山市知名度和美誉度。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