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画依法治国蓝图 推进法治中国进程(2)

勾画依法治国蓝图 推进法治中国进程(2)

绘制“法治中国进程图”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反复强调和理论阐述,增强了全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鲜明的旗帜、坚定的步伐,表明了中央领导集体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世情国情的清醒认识,对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深沉思考,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书中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地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治、生态、国防等各领域具体改革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思路,以法治为主线,贯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工作部署和举措,绘制了一幅“法治中国进程图”。

以民为本彰显法治

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字里行间,能深切感受到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情怀和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他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格依法行事,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因此,要教育引导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做遵纪守法、崇尚法治的模范,摈弃人治思想,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法治观念。

坚持推进依法执政

一方面,重视作风建设、依法行事。古人云:“人人有权,其国必兴;人人无权,其国必废。”领导干部在行政决策中应当严格依法行事、保护民众的基本权利。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遵纪守法,接受全党全社会监督,推动党风政风改进。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法治手段使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得到了一次大整治。不留腐败死角,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铁腕反腐,法治反腐行动顺应了民意、赢取了民心。坚持反“四风”、改作风,把依法行政工作做精、做细、做深、做实,把改进作风与落实依法行政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以良好的作风保证依法行政工作做到实处。

另一方面,以法治为“轴心”,增强执政机关的公信力。首先,要建立常态化的法律学习制度。包括各级党委中心组领导集体学法制度,新入职的、在职的公务人员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提拔前和任职前的学法制度,行政执法人员的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学法、依法行政制度。强化尚法理念,倡导追求正义,维护正义、守法精神,使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实现从“权力至上”向“宪法法律至上”转变,行为上实现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为法治思维的培育和法治方式的运用提供保证。其次,以法治为“轴心”,把依法办事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把依法履职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使各级上下形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建设促发展的良好风气。全党全社会崇尚法治、埋头苦干抓落实,增强行政机关的公信力。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