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喀秋莎》看中国文化“走出去”

从《喀秋莎》看中国文化“走出去”

(原题:《喀秋莎》传递大情怀)

5月9日,莫斯科红场,在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的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在《喀秋莎》的旋律中出场。他们神情坚毅,仪态从容,步伐沉稳而矫健。据媒体报道,中国仪仗队不仅军姿过人,而且“唱功”了得。第一次彩排合练时,当中国军人用俄语高唱《喀秋莎》穿越红场时,旁边的52个受阅方队报以热烈的掌声,围观的俄罗斯群众齐声喝彩。对战火中为国献身先辈的深沉怀念,是一种超越民族和国家的深情大爱。

为什么文艺味颇浓的中国三军仪仗队受阅及彩排训练会如此一鸣惊人?除了经典老歌贴心入耳外,更在于在这一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特殊场合里,一群铁骨铮铮的军人汉子用美丽的《喀秋莎》唱出了对恋人的思念、对家国的热爱、对和平的渴望和珍视,用刚强抒写柔美的文艺化表述不仅突出了阅兵主题,而且传唱着中国与俄罗斯两国人民民心相通的友谊佳话,其获得广泛赞誉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又何尝不是一次“走出去”的昂扬之旅呢?它借用一首老歌极生动地注解了我军和平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对于各类中国文化“走出去”活动也颇有借鉴意义。

其一,文化“走出去”不仅仅是具体的文化项目或文化技能的输出,如果外国人只能用功夫、中国结、茶等来概括中国文化,那么这种自我压缩式的“走出去”实际上并不成功。我们需要注重在剪纸、中国结、中国画等的传习或临摹中用心传递中华民族勤劳、友善、天人合一等理念,通过一台台精美的演出、借用对方易懂的方式让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不用翻译的世界通用词汇,从而切实提升国际认同感、增强文化软实力。

其二,文化“走出去”不必固执于完全本土化的窠臼,与其专注于中国元素的臃肿堆积,不如认真地想一想如何用对方易于接受的内容和方式实现自身理念和价值观的落地、入心,这就如同《功夫熊猫》的跨国表演不必非选派唐老鸭与米老鼠来担纲一样。

其三,中国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是文艺院团的事情,更不局限于各国文艺、文化界圈子内的交流。文化“走出去”必须强调融合、融入,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播者,应当善于借用军事、体育、经济盛事的大平台,实现中国文化、当代文明的生动传播。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一首老歌有着穿越时空的感染力,因为它汇聚着人们共同的情感。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同样的情感和情怀,在与世界人民的交流中传递昂扬的文化精气神。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