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申报和下发从审批改为预拨 利好车企
新政策中补助资金改为年初预拨。即每年2月底前,生产企业将本年度新能源汽车预计销售情况申报,四部委组织审核后按照一定比例预拨补助资金。这改变了原来每季度结束后,将销售情况和票据上报的政策建议。
专家表示,这对企业是很大的利好,企业一般是年初卖新能源车少,年末是高峰,预拨资金有利于企业灵活运用资金开展各项新能源车的市场推广活动,不会因资金压力减缓新能源车的年初推广速度。尤其是客车企业的补贴动辄几十万元,如果销售万台新能源客车,就是几千万的资金占压,这与中央的加速财政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思路一致。
此外,这次新政策还要求各地科学制定地方性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环卫、公交等公益性行业新能源汽车推广支持力度,和中央财政支持政策形成互补和合力,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应用环境。而原来的政策导向性不明确,只有处罚,缺乏引导。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今年3月免税新能源车生产1.097万台,购置税上牌数据为5647台,销量达到产量的51%。由于新能源车的产销有滞后期,尤其是政策性因素和地方政府的预算等资金拨付情况在年初尚没有充分发力,因此销量小于产量较多。
(图片说明:观众在2015年上海车展上参观众泰芝麻E30纯电动轿车。)
此外,数据显示,2014年9月以来的新能源车生产6.43万台,上牌5.2万台,上牌达到生产量的81%,市场表现良好。其中2014年的9-12月的生产4.3万台,免税3.9万台,基本实现产销相对平衡,新能源车的产销量持续走强。
专家分析,由于乘用车类产品是面向终端消费者居多,厂家规模也较大,因此新能源车的政策鼓励较小。而客车和专用车企业主要靠补贴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支持,因此政策诉求远大于乘用车企业。
此外,此次新政策收严了低速车的补贴政策标准,明确纯电动乘用车30分钟最高车速应不低于100km/h。这直接加入的硬指标,有利于城市道路的通行顺畅。崔东树说,国家始终对低速电动车的发展持保留态度,防止低水平发展。这次政策约束也是对低速车无序发展的有效制约,当然也会导致部分铅酸电池类正规厂家产品受到影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