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改革规律,增强工作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如何结合实际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强调,要正确推进改革,准确推进改革,有序推进改革,协调推进改革。这四个推进,既是对改革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改革思路的具体体现。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把握本质、探究真理、科学推进。然而,有些人却忽视了改革的科学性问题,不是实事求是地扎实推进改革,而是急功近利,热衷于树形象的“政绩工程”。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摸不准方向,工作抓不到点上,使改革误入歧途或走了弯路。因此,全面深化改革既需要强化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又需要铸就崇尚科学的求实精神。
改革的实质是崇尚理性、求真务实。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脚踏实地、认真探索,才能扎扎实实推进改革事业的发展。如果以功利的态度对待改革,以浮躁的心情从事改革,只会毁掉改革事业。在这里,科学精神乃是改革的实质和精髓。它需要改革者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始终保持“不为浮云遮望眼”的清醒头脑,不断增强“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也需要全社会有开放包容的广阔胸怀,以“热风吹雨洒江天”的气概坚定改革的信念和信心,以“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耐力增强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只有把对改革规律的深刻理解体现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过程中,贯穿于构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工作体制和机制中,才能把握本质、掌控大局、行稳致远,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以改革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运用改革方式,汇聚工作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既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又不能以整体代替局部,既不能以灵活性损害原则性、又不能以原则性束缚灵活性。”这就从总体上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关系,也昭示了推进改革的方式和路径。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错综交织,利益主体多样,必须站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审时度势,整体谋划,统筹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要正确把握大局,自觉服从和服务大局,善于从大局出发看待利益关系调整,谋划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各项改革举措,这也是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方式推进工作的基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把改革对象、内容、步骤和过程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从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结构、系统与功能、系统与环境等关系入手,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的关联性、协同性和各项改革举措的耦合性、可行性,特别是要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本质和重大关系,才能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下好改革一盘棋。实践中,既要把全面深化改革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系统,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谋变与求稳相平衡的改革方式,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力争改革取得最大综合效益;又要把全面深化改革看作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复杂系统,从历史与现状、整体与局部、长远与当前上进行系统分析,统筹谋划,综合配套,蹄疾步稳,协调发展,加快形成推进改革的整体合力。
抓好改革落实,提升工作能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改革蓝图有了,现在的关键是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推进改革,必须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
行动最有说服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培养落实意识,提高落实能力。只有把改革当作一种责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积极解决改革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认真谋划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着力在构建新体制新机制上下功夫,才能真正把改革落到实处;只有在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勇于探索、真抓实干,做到察改革之实情、务改革之实事、谋改革之实策、求改革之实效,才能不断提高改革效率,把各项工作切实引向深入。为此,一方面,要按照改革施工图和总台账要求,加大各项具体改革方案出台力度,抓紧抓好试点工作,细化改革任务的目标要求、责任主体、方法步骤、工作流程等,明确时间表、清晰路线图、落实任务书,切实增强改革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加大改革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深入开展改革督查,强化考核问责,确保改革方案公开透明、改革过程监督有效、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