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离不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离不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原题: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新时期我国发展现实需要和满足人民群众热切期待,着眼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需要为之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两手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美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离不开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也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发展目标之中,在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时始终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做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的体制机制,防止出现发展目标和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应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同样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一总目标,需要在全党全社会持续深入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不断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应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一个价值体系建设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只有大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应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领域,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实际工作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载体、改进方式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充满生机活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