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离不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离不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依法治国涉及思想观念、体制机制、领导方式和作风建设等各方面,同样离不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必须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准绳;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必须将其纳入法律制度建设之中,用法律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实践养成,而且要靠法律制度加以保障、固化和定型。因此,在全面依法治国过程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用法律的权威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要厉行法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落到实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保障下逐步内化为全体国民的自觉意识。不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环境。

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全面从严治党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就是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党的建设,其中每项建设都离不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相吻合,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提出的重要理念。全面从严治党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统一于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党的自身建设,大力倡导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把这项任务摆上重要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营造环境,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应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强组织实施,加强督促落实,不断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坚持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形成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带好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明显实效,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证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为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