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了579亿元投资的“创业沃土”

拒绝了579亿元投资的“创业沃土”

央视网特稿(记者 李文亮)5月7日,跟随“走近青岛互联网工业”采访团,记者来到青岛高新区盘古创客空间,一大批文化创意和移动互联网项目、无人机项目,还有中国3D打印创新中心总部等企业纷纷在此安家落户。

局长上门挖来“创客”

作为创业者,初创期企业特别是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办公场地、政策咨询、融资等问题不容忽视,为了吸引企业落户、帮助解决难题,青岛高新区推出了20多项政策优惠和便利。

创业者杨华所在的5000平方米创业基地,位于高新区为创业者免费提供的孵化器蓝贝创新园内,优良的办公环境和零租金入驻的优厚条件扫清了像杨华这样初创团队的尴尬和困难,如今杨华的团队已步入正轨。

青岛泽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最早进驻盘谷创客空间的企业之一。公司负责人告诉央视网记者,他们原本在一个居民小区内,去年9月,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肖焰恒主动上门,表达了挖走团队的想法,“和平时见到的官员不一样,我们一起聊动漫的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聊如何做大文化产业,都聊到点儿上了,聊了3个多小时。”一个月后,整个团队来到了高新区。

如今,这家动漫企业的事业蒸蒸日上,已在好莱坞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开拓、建立起众多稳固的联合制片、出版、发行合作伙伴。

钟情产业“大脑”

现在的青岛高新区,已经形成了软件与信息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蓝色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研发、节能技术与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而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从2008年至2013年,青岛高新区至少拒绝过579亿元的投资项目。

青岛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说,他们从建区一开始,就决定高能耗的、高污染的石化、冶金等企业项目一律不要。现实的另一面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高新技术开发区都以引进大制造业和跨国企业为荣,凭借低廉的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加工基地,这样的模式,不过是成为产业的“手脚”,被挤在产业链的末尾。青岛高新区却格外钟情高科技、创新型微小企业,选择成为产业的“大脑”,站在了整个产业的最顶端。

青岛高新区创业服务事业部刘玉龙处长表示,企业在创新,高新区管委也要创新。这些企业,更能代表一种当今最流行的元素和发展趋势,现在看起来可能小,但是发展潜力巨大。像小米,三年时间产值达到几百亿,传统大企业要做到这样,非常困难。

精英团队纷纷“落户”

青岛智德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未来,曾经是一名资深工程师,他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创业资本。

两条灰色的“腕带”,连接着一块白色的扁圆状物体,这不是一块手表,而是一个智能儿童体温计。只要给孩子戴在臂膀部位,点开手机APP,就可以实现对孩子体温的远程实时监测。家长可以用手机记录孩子的发病情况,并通过社交网络分享,实现和医生的远程交流。

说起当时研发这款“智能体温计”初衷,王未来说这只是源于一种父爱产生的简单创意。“我第二个的孩子出生的时候,大的孩子正在发烧,我就感到很麻烦,如果能做到远程监控就好了,可以随时叫医生。”王未来说,“除了个体和小范围之间使用,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还可以形成体温地图。”通过数据分析,就可以知道某一区域有多少人发烧,可以设置达到什么程度开始报警,在疫情防治、病例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如今,青岛高新区这片创业沃土正吸引着众多精英团队纷纷落户。截至目前,已累计引进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1人、留学归国创业人员164人、创新创业项目319家。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