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各地省委书记的“三严三实”讲义(2)

看看各地省委书记的“三严三实”讲义(2)

核心提示:在省(区、市)委书记们对“三严三实”的理解中,三大方面被反复提及,分别是价值、历史与现实。“三严三实”作为共产党人基本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是省(区、市)委书记们强调最多的点。

2、“不严不实”是什么样?

“三严三实”所反对的,是“不严不实”。省(区、市)委书记们对“严”和“实”两个字的理解,至关重要。

“严”是什么?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觉得,这个字蕴含的是严肃的政治追求、严格的组织原则和严明的纪律要求。“实”是什么?郭金龙认为,这个字蕴含的是思想路线、工作方法和处世态度。

理解了这两个字的抽象含义,在课堂上把“不严不实”的问题具体化,尤其是结合党员干部身边违反“八项规定”及沾染“四风”的行为作出归纳展示,成为省(区、市)委书记们授课时的通用方式。

“要在解决问题、讲求实效上用力”,“边查边改,立行立改”,“使专题教育的过程成为校正‘不严不实’问题的过程。”课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都提到了类似看法。

“‘不严不实’不仅使党员干部个人丧失了应有的本色,更严重危害党的肌体健康,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的事业发展”,“必须引起高度警觉,时刻保持警醒,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切实防止和克服‘不严不实’问题的发生”,翻开各地“讲义”,这些话随处可见。

在众多“不严不实”的表现中,省(区、市)委书记们“讲义”第一条中,所反对的往往是“理想信念不坚定、信仰迷茫”。不论是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具体说明的“解决一些干部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心不足的问题”,还是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概述的“理想信念动摇”,还是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归纳的“信仰迷茫、精神‘缺钙’”,都是其中的代表。

“有的(领导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没有真正弄清‘为谁干事’和‘追求什么政绩’的问题;有的精神不振,成了‘太平官’,遇到困难绕着走,成了‘平庸官’”,在北京,郭金龙对“为官不为”现象提出批评。这与徐守盛在湖南点出的“好大喜功、沽名钓誉,为官不为、不敢担当”是同类问题。

用权不当同样是各省希望极力解决的问题。在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在课上,一口气列举出“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官商勾结、沆瀣一气,疏于管理、包庇袒护,为官不为、得过且过”等10项问题;在吉林,巴音朝鲁的表述更为直接,“主要是解决一些干部公器私用、以权谋私的问题”。

严以律己(作者 吉建芳)

责任编辑:赵思齐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