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破译“互联网+”的“转型密码”

海尔:破译“互联网+”的“转型密码”

工厂一角

海尔集团工厂车间一角 

央视网特稿(记者李文亮)“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智能制造”……面对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如何转型?

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商之一,海尔集团先行一步,创新建设互联工厂,搭建内部创业平台,进行了一场自我颠覆式的变革。

人人都是“创客”

如何推动大众创业,海尔提出要让企业由制造产品向孵化创客转型,实现“人人创客,引爆引领”。

过去海尔的科层组织扁平化,只有平台主、小微主、创客三类人。现在,员工变身创客,外部有意向创业的人也可以参与进来,他们在海尔平台上以小微公司的形式出现,形成一种创新模式。

由“85后”员工李艳兵、李宁、李欣所创建的“雷神”,是海尔创业平台上的一个小微企业。在2014年之前,他们在游戏领域的影响力还是零,而在短短一年之内,“雷神”已经做到了行业第二。它的成功正是借助了海尔的创业平台的优质资源,“雷神”于2014年底引入天使投资。按照海尔创业平台的规则,他们自己也要跟投,这样就从执行者变成了所有者。引入投资后,投资方又带来新的资源,从而实现彼此的优势互补。

目前,在海尔创业平台上,已涌现出200多个创业小微,汇聚1322家风投,吸引4000多家生态资源,孵化和孕育着2000多家创客小微公司,构成了一个并联平台的生态系统。

用户成为产品“设计师”

互联网拉近了用户与产品的距离,海尔通过搭建用户交互平台,使全球用户都成了产品的“设计师”。

通过交互平台“众创汇”,用户可以参与设计,资源方可以参与交互,实现“众创定制”。“天铂空调”就是这样设计出来的一款产品。传统的空调都是方形的,“天铂空调”是圆形结构,像鸟巢一样,这个创意来自于一个网上用户的灵感,由他提出来以后,前后有30多名发烧友和他一起设计,并在网上得到了1700多名用户的建议和支持,在不断地修改和调整方案后,上传到海尔U+平台、用户交互平台,到了海尔的开放平台上,然后再整合一流的外部资源,最终实现了产品的颠覆。

HOPE平台于2013年10月正式上线,是海尔与全球伙伴交互创新的社区。海尔用户遍布100多个国家,在HOPE平台上,随时都能看到用户最新的想法,以及他们对未来生活的设想。海尔大量的产品开发创意都来自于用户交互平台,例如印度“JhuknaMat”冰箱、巴基斯坦断电100小时保温冷柜、日本手持洗衣机Coton等等。目前,通过HOPE平台,能够触及200万以上的一流资源,每个月通过交互产生的创意也有500+,每年孵化、转化的项目已经达到200+。

互联工厂实现“规模定制”

2015年3月,全球首台用户定制空调在海尔郑州互联工厂下线。

近日,首批由全球用户参与定制的滚筒洗衣机,也已在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下线。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差异化、碎片化需求越来越强,这为产品制造业提出更高要求,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探索“互联工厂”模式。从2012年开始,海尔尝试建立互联工厂,从一个工序的无人化,到一个车间的无人化,再到整个工厂的自动化,最后到整个互联工厂的示范,颠覆了现有传统家电业的制造体系。

据了解,目前,海尔已在洗衣机、冰箱、空调、热水器四大产业建成工业4.0示范工厂。海尔的滚筒洗衣机黑灯工厂,是家电业首个黑灯工厂;沈阳冰箱互联工厂是全球家电业第一个智能互联工厂,可支持9个平台500个型号的柔性大规模定制,人员配置减少57%,单线产能提升80%,单位面积产出提升了100%,定单交付周期由15天降至7天,率先实现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的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