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如何实现由大变强

中国制造如何实现由大变强

图为历经5年多的生产、总装和调试,甘肃省制造的首台盾构机——“黄河1号”近日在甘肃建投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正式下线。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2010年起,我国已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然而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出台《中国制造2025》将为制造业带来哪些影响?《中国制造2025》被称为是我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路线图,其中有哪些亮点,如何将该规划落到实处?

进入制造强国第二方阵

根据国家规划,我国将大体分“三步走”、用三个十年左右时间,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将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将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这意味着,到2025年,我国综合指数将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依靠劳动力、资源等优势,以更低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对我国制造业形成“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

苗圩表示,一方面国际形势严峻,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要改变我国长期在制造业价值链低端的现状,向中高端迈进。引领和带动制造业新一轮发展的方向设定在哪里,发展的路径是什么,在哪些领域加快发展,这些是《中国制造2025》需要回答的问题。

“一二三四五五十”

作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将从哪些方面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苗圩表示,大致可以用“一二三四五五十”来概括。“一”,就是一个目标,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二”,就是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制造业发展;“三”,就是“三步走”的战略;“四”,就是确定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等四项原则;“五五”,是有两个五,即坚持包括创新驱动、质量为先在内的五条方针,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十”,则是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等十个重点领域在技术上、产业化上寻求突破。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