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美关系:正在改写历史(2)

当代中美关系:正在改写历史(2)

第二阶段 从门户开放到二战:两次大战中国站对了队

二战中,中国坚持抗日成了美国战略的一步棋,中国也成了后殖民主义时代国际规则的内在行动者美国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具体反映在当时美国国务卿海约翰的两个外交照会中。第一个照会于1899年9月向“在华利益相关”的各大国提出,中国市场要向各大国平等开放,任何大国不可在中国获得排他性的、独享市场的权利。第二个照会是在1900年7月,中国义和团“拳民”围攻北京东郊民巷使馆区,引起了包括美国的八国联军的干涉。海约翰提出,列强应当保持中国的行政和领土主权的完整。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走向世界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事件。之前美国基本上执行的是孤立政策,但是在门户开放之后,美国迈出了通向太平洋地区和整个世界的重要一步。

关于门户开放政策,学术界有很多批判,其中有一点是认为,美国当时已经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如果所有市场都向各国平等开放,具有最大实力的美国自然而然就能占据上风,这是精明的经济帝国主义模式。但这个政策客观上对中国是否有利?是否起到了阻止中国进一步被列强瓜分的作用?再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虽然针对中国局势提出,但照会送给了各有关国家,唯独没有送给中国政府,根本不把中国放在眼里。

五年后,中国出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抵制外货的运动,对象正是美国。如果把这次运动与中国正在兴起的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看的话,中国人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同中国人对于自己是“中央之国”的集体记忆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美国人引起了中国人那么多的怨恨,关键在于美国人太轻视中国人了,门户开放是一例,华工问题是另外一例,你如果仇视我,还把我当做一个对手,你如果轻视我,把我看成什么都不是,那我中央之国何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美国人是善于学习的,抵制美货运动之后三年,1908年,美国决定退还庚子赔款当中美国份额的一部分,帮助中国兴学、资助中国学生留学美国。之后,中美两国都进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国都是一战的战胜国。就在一战过程中,美国的威尔逊总统提出了“十四条”,它在很大程度上为后殖民主义时代、后帝国主义时代的国际关系和国际体系奠定了规范层面的基础。“十四条”强调的是“弱国有外交”、民族自决、自由通商贸易、国际联盟。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之欢欣鼓舞,所以才有陈独秀把威尔逊称之为天下第一好人。但是,“十四条”的意识其实是太超前了。英国人、法国人反对它,日本人跑出来搅局,苏俄根本不参与。

后来,在讨论所谓山东问题时,威尔逊在最后时刻向日本人让步了。于是触发了大家都知道的“五四”运动,它开创了中国的革命时代。20世纪是中国经历巨大革命的时代,国民党革命、共产党革命先后兴起,在1920年代一度合流形成国共统一战线。这使得美国人极为困惑。美国不是一个对革命富有同情心的国家,对革命国家从来就抱怀疑和排斥的态度。美国对中国的态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发生改变。

罗斯福总统执政时,不仅要应付经济大危机,还要关注希特勒在欧洲的扩张,而日本在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不断侵略扩张,卢沟桥事变之后全面侵华,罗斯福总统已经感觉到了日本对美国的威胁,他需要摆脱国会通过的中立法的约束。1937年10月5日,在“七七事变”三个月之后,他在芝加哥做了一次防疫演说,其中提到,在今天的国际社会当中,如果看到侵略的毒焰蔓延开来,我们也要采取防疫措施。这是对美国人民的试探,结果第二天的报纸上一片反对之声。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何以对付日本的扩张?中国的抗战,就成为美国极为重要的战略上的一步棋,给了美国极大的备战空间与时间。

美国参战之后,1943年废除了“排华法案”,罗斯福总统又提出了让中国成为四大国之一。这不是美国对中国的恩赐,是美国对中国在战略全图当中的战略地位和价值的肯定。美国人在战时对中国人的看法也在改变,中国人落后,进不了现代的那种看法,为一种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赞赏所取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时代和殖民主义时代最后一场严重的战争。就在美国参战之前,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签订了《大西洋宪章》,它基本上重复了威尔逊的“十四条”。当这个文件被自诩为大英帝国最后卫道士的丘吉尔签署时,就把帝国主义时代和殖民主义时代整个一套观念--认为用武力和扩张侵略可以实现对领土和主权的攫取,并将之合法化的那一整套观念--都甩到历史的垃圾箱里去了。中国是构成后殖民主义、后帝国主义时代的一整套国际规范和规则的原始签署者,因而无可厚非地、不可逆转地、永远地成为后帝国主义时代、后殖民主义时代,国际规则和规范的内在的行为和行动者。

20世纪给中国留下了很多重要遗产,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当中都站对了队伍,站在历史潮流一边。这是中国人需要无比珍惜的。

第三阶段 从中国内战到中美缓和:全面对抗又避免直接冲突

朝鲜战争改变了中美关系,美国开始把“革命中国”当做有资格向它提出挑战的国家。炮击金门、老蒋反攻大陆、越南战争中,双方都避免了直接冲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的中国是一个“革命国家”,明确地向西方帝国主义主导的现存国际秩序提出挑战。当毛泽东宣布“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之时,他从来不把1949年政权转换当做中国革命的结束,他追求的是把中国转变成一个具有普遍正义、平等、繁荣的社会和土地,中国要以这样的面貌出现于世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朝鲜战争是冷战时期的第一次热战,它与中美两国之间的误判也有关系。战前,中朝苏领导人曾认为,美国不会直接出兵在朝鲜进行干预。而美国决策者对中国的误判则更为巨大。觉得中国这个弱国怎么会出兵?麦克阿瑟将军是朝鲜战场上联合国军和美军的总司令,当各种情报汇到他那里,中国军队已在鸭绿江边集结,他轻描淡写说一句,他们来了又如何?我的优势火力把他们杀得片甲不留,这就是美国人的傲慢。然而正是在朝鲜战场上,中国自近代以来历史上第一次,基本上以一己之力,尽管也得到了苏联大量的武器援助,对抗了一个包括世界上所有工业化国家,以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为首的集团,与它正面对抗,一番较量下来基本上打了一个平手。毛泽东由此可以告诉中国人和整个世界,中国人真的站起来了。由此而带来的国内持续动员的效应,还超越了毛泽东时代,怎么估计也不为过。

朝鲜战争的结果也改变了中苏关系。朝鲜战争后,中苏同盟达到了历史的高点,某种意义上说,当时出现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大转移,这在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下子把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程度提高了几个层次。但中国没有完全照搬斯大林模式,这中间也为后来的中苏分裂留下了伏笔。

朝鲜战争改变了中美关系。美国人发现中国人是需要认真对付的,是一个有资格向美国提出挑战的国家。就在这个情况下,美国文件中一再把共产党中国称作比苏联更危险的敌人。此后20年的中美关系,基本上是全面对抗,但与此同时,双方又避免直接的冲突。像1958年炮击金门时,毛泽东要解放军只打蒋舰,不打美舰,护航的美舰在解放军开炮后立即退出射程外。又如1962年,蒋介石叫嚣要反攻大陆,王炳南大使与美国大使谈判时追问美方态度,美方回应,我们同蒋签订的是共同防御条约,不是进攻条约,所以蒋若要进攻,我们就阻止他。越南战争期间,中国一再向美国传话,中国不会挑起同美国的战争,但也不怕打仗,最后通过英国代办把信息传到,越南战争期间,中国的地面部队从来没有进入南越。美国的地面部队没有进入北越,美国的空军轰炸北越也没有超过北纬20度线,战争就这样被控制住了。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