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读书
汤素兰
对于中国人来说,“教子”是人生至要,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而教子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孩子从小爱上读书。有联语云:“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如果父母自己喜欢读书,家里到处是书香墨香,孩子自然会亲近书籍。但很遗憾,今天许多家庭有现代化的装饰,有高档的电视、电脑,却很少有书籍;许多家庭不缺麻将桌,却缺书桌。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好方式是当孩子年幼时,父母读书给他听。从小听父母读书的孩子,远在识字之前,就在父母膝上领略了书中世界的奥妙,会对那个美好世界产生向往;在听书的潜移默化中,孩子的词汇量、知识面都会得到扩展,从而为今后独立阅读打下基础;听父母读书,还培养了孩子倾听的习惯,而学会倾听是与人沟通的前提。
陪孩子读书,可使父母和孩子共享美好时光,是亲子沟通的良好渠道。有些年轻的父母不知道该和孩子玩什么好,五花八门的各种教育理念也无所适从。那么,打开一本书,静静地和孩子分享,是极其简单的事情,也是最靠得住的教育策略。
陪孩子读书也有助于父母自我成长。现在有许多优秀的童书,是父母小时候没有读过的。优秀的童书,不仅适合孩子读,同样也能打动成年人的心,让一个成年人永葆一颗童心。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全国政协委员)
从最基本的家务做起
刘爱民
家风应源于家务,并最终形成于家务和社会事务的各种交集。因此,家务是最直观的家风表现形式之一。笔者对此体会颇深。
“爸爸,您要吃几个饺子?”孩子的这句话,十几年来一直温暖着我。那是2003年7月的一天,我从公园晨练回来,刚结束高考的孩子在为我准备早餐。应我和他妈妈的建议,直到上大学前的那两个月,孩子全面“主持”我家家政业务。
我们的孩子,4岁开始学洗碗,8岁开始学煎蛋,之后是学习买菜做饭、各种小修、家庭交往、接人待物。家风,就这样在家务中慢慢养成了:孝敬,十几岁的男孩子,主动为病中的外公外婆接屎倒尿;务实,能为客人做上一桌饭菜;关心,经常提醒父母天凉加衣、出门小心;细致,很多电器都会侍弄。
当然,如果把家务的总和当作一个课题来研究,别说孩子,就连很多家长,都是经常犯错的“差学生”。比如家庭决策经常出错、家庭经济结构恶化、生活方式一塌糊涂、家庭和谐问题多多等。当家务与社会事务产生各种交集后,更会形成各种变异的家风。当下,一些原本家教严格的孩子甚至其长辈,因受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影响,最终败坏了原有的好家风。
传承、建设优良家风,应从最基本的家务做起。美国哈佛大学一项调研的结论是: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长大后就业率为15:1,犯罪率则是1:10,前者离婚率、心理疾病率也更低。家务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者系湖南日报高级编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