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促使亚投行与现有国际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当今世界面对的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扩散至全球的、一体化的、制度化的以规则为基础秩序的世界,对其进行改变难度可想而知,更为重要的是现有新兴大国自身没有构建全球秩序的经验。因此,原有世界金融秩序仍可维持,只是需要重塑其中一些规则以适应现实的变化。长期主导世界级金融机构的欧美个别国家,虽然很难心态平和地接受来自中国的亚投行挑战,但未来世行和亚开行有可能与我国主导的亚投行等之间建立一个合作关系。因此,我国要积极做好环境和公平制度等规则制定方面工作,积累经验,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展相关谈判提供实证样本和依据参考,进而为我国参与国际经贸新规则的制定提供中国版本。
(3)做好金融人才储备和议题储备为各国的“民心相亲”服务。金融支撑光有资金还不行,还要有国际金融人才储备和金融议题储备。我们需要建构使“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对合作共赢、分享利益所信服的新型金融理论,而且需要拿出具体的行动,特别需要为沿线各国培养一批通晓中国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开发性金融人才。“积水成渊、积土成山”,国家间关系发展需要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更需要这些人才为各国的“民心相亲”积累作贡献。
(作者系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