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认清制度之笼越扎越牢的现实。习总书记指出:“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要把笼子扎紧一点,牛栏关猫是关不住的,空隙太大,猫可以进去自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道道禁令密集出台,一条条规定制度形成,权力的紧箍咒会越念越紧,纪律规矩会越来越严,制度规定会越来越完备,而且成为一条条带电的“高压线”,绝不会留“暗门”、开“天窗”。
(五)认清监督之网越织越密的现实。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体系日益健全,法律监督不断完善,行政监督愈发严密,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社会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可以说违法违纪行为无所遁形。中纪委五次全会再次强调加强党纪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各方面监督,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这些都表明,监督将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任何腐败和违规违纪行为都无处藏身。
从严治党新常态的形成,为税务部门从严治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对当前地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外部环境看,随着财税体制改革快速推进,在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改革实践中,社会各界对税收职能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税收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细,对税务部门的监督力越来越大,纳税人自身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小问题随时可能引发大事端,这既说明当前社会公众的“税感强烈”,又让我们时刻有着“如履薄冰”的危机感。从内部情况看,地方税收征管点多、线长、面广,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依然较多,滋生违纪违法的土壤和条件不同程度存在,干部队伍思想状态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元性和差异性愈加显现。面对工作要求不断提高、作风纪律更加严格、干部收入相对较少、激励手段较为缺乏的客观实际,地税干部职工特别是一线人员的思想难免出现波动,给思想政治工作和反腐倡廉建设带来新课题和新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推向深入。
二、抓住“五大关键”,确保守纪律讲规矩落地生根
习总书记强调:“执行党的纪律不能有任何含糊,不能让党纪党规成为‘纸老虎’、‘稻草人’,造成‘破窗效应’。凡是违反党章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的行为,都不能放过,更不能放纵”。地税事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遇到的挑战越严峻,就越要保持队伍的风清气正、廉洁自律、务实高效。靠什么来管好人、带好队?靠什么来化风险、胜挑战?靠什么来保证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既要靠坚定的信念、靠科学的机制、靠高度的自觉,更要靠纪律的刚性约束、靠规矩的强制推动、靠机制的标本兼治。只有严格守纪律讲规矩,我们的干部才能不触雷、不踩线、不越轨,干事创业才有更稳固的基础、更坚实的依靠、更有力的保障。
(一)严守纪律讲规矩,关键是思想认识要到位。各级地税机关领导干部和党员必须以更强的党性意识、政治觉悟和组织观念,严格自我要求,将守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继承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之源。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和对党忠诚度最根本的考验,特别是在面对是与非、白与黑、美与丑的时候,要勇于坚持原则、坚定立场、坚守正义,充分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是强化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治理和遏制各种腐败问题,必须用纪律和规矩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干部。只有坚持用纪律和规矩来衡量、规范、引导税收工作,才能保证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二)严守纪律讲规矩,关键是问题导向要到位。越是在成效明显、形势向好的时候,越要看到问题和不足。当前,地税系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现象。有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对问题麻木不仁。近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庸政懒政也是一种腐败,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因此我们务必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真正找准问题,切实解决问题,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