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大众化成在“最后一公里”
马克思主义“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求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理论大众化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空洞的理论和空泛的说教吸引不了群众。打通理论大众化“最后一公里”,必须立足于新的实践、新的发展,不断探寻内在规律,准确把握本质要求,努力提高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既要“身入群众”也要“心入群众”。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他还说:“任何思想,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打通理论大众化“最后一公里”,必须推动理论与群众相结合,在落实群众路线上下功夫,把“身入”与“心入”统一起来。“身入”,就是要沉下身子、放下架子、做出榜样,到基层、到群众中去,面对面、实打实地去察民情、知民思、汇民智。“心入”就是要带着真情实意、血肉亲情去倾听群众呼声、感受群众心声,做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和贴心人,做理论大众化的有心人,让群众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温度”。只有“心入”了,才能架起与群众的连心桥,才能把理论大众化“化”到群众心坎上,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干群之间的心有多近,“最后一公里”的距离也就有多近。
第二,既要注意“接天线”也要注意“接地气”。“接天线”,就是把握理论导向、坚持正确方向,坚定主心骨、唱响主旋律,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宣传阐释好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亮明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主张和观点,要旗帜鲜明、是非分明,大力引导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思想共识。“接地气”,首先要在贴近实际上“接地气”。要把理论大众化的聚焦点对准本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对准本乡本土、对准基层;要把理论大众化的发力点对准群众的思想实际,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找到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结合点,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解答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切实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接地气”还体现在理论表达方式上要“接地气”,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和简单明了。”“大众明白才是真”,要下大气力解决好理论通俗化问题。多采用日常叙事方式,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平凡、朴素的细节用以阐释理论。既要讲好“基本原理”、讲好“普通话”,更要讲好“常识道理”、讲好“地方话”;既要有“联播”、“以我为主”,更要有“点播”、“他者为主”,真正让理论直达基层一线、直通群众心坎。
第三,既要解决“怎么看”也要解决“怎么办”。“怎么看”主要解决的是一个问题或者现象它是什么、为什么,而“怎么办”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对待、如何处理,对于一种问题或现象,群众不仅会关心“怎么看”,也关心“怎么办”,特别是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更是如此。理论大众化呼应人们的关切,不仅要致力于回答“怎么看”,还要着力说明“怎么办”,既“解扣子”又“指路子”,让理论真正深入到群众之中、实践之中,只有这样,人们才觉得解渴、管用。指出“怎么办”,实际上是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理论大众化实践行动环节的内在要求。打通“最后一公里”,必须着力研究“怎么办”,既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也要能够指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前景,切实把认识成果转化为行动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党的方针政策是党的理论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人们的生产生活。人们关心“怎么办”,主要是看具体政策的走势、走向。在“打通最后一公里”问题上,特别要注意把政策解读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任务,把政策制定的背景依据讲透彻,把党和政府工作的目标措施、进展成效讲清楚,把群众的利益安排、实惠好处讲明白。这样,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与政策就会多一分共识、多一分信任、多一分信心。
第四,既要做好“大众传播”也要做好“分众传播”。理论大众化,从本质上来说是理论传播的过程,必须遵循传播的一般规律。当今时代,大众传播已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最为方便快捷的有效载体和传播渠道。同时,大众也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上,也要做好“分众传播”,直面“多质化”大众,以分众化的理念深入推进理论大众化进程。例如,工人、农民、人民解放军、干部、知识分子、老人、青年、孩子,不同群众理论需求的共性是哪些、个性是哪些,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开展工作。再如,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的人群,如蚁族、北漂、海归、海待、散户等,也要了解各自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对新干部、年轻干部要特别注意抓好经典原著的学习,让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只有既发挥好大众传播的优势,也善用好分众传播的特点,既加强面上的广泛覆盖,也注意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才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工作落实到每个点、每个细节上,真正做到理论大众化没有死角,“最后一公里”不留空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