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巡视监督需要解决的问题(2)

正确对待巡视监督需要解决的问题(2)

二、解决配合巡视的程度问题

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进行巡视,被巡视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能不能配合、如何配合,至关重要。

第一,要主动配合巡视。配合巡视,看起来是被动的,但又能主动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说,配合也能主动。主动配合主要体现在四个环节。一是报告环节。要主动提交组织的报告和个人的报告,做好自身问题汇报和对他人问题的反映。二是部署环节。被巡视单位党组织要做好工作部署,落实各项措施。三是协调环节。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协调纪委、法院、检察院、审计等执纪执法机关做好相关工作。四是保障环节。信访保障是保障环节上的重要内容,既要确保信访举报渠道畅通,又要确保巡视工作正常开展。

第二,要精心配合巡视。要把配合工作贯穿到巡前、巡中、巡后全过程。精心配合巡视,就是要积极响应、有效呼应、及时回应。这三个“应”,既有对组织的,也有对社会和群众的。精心配合,还体现在以巡视为契机,把巡视看成重要的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借力借势推进各项工作。

三、解决整改查处的力度问题

整改查处是做好巡视工作的内在要求,是巡视成效的直接体现。从主体责任来说,整改查处本身就是党委应该做的;抓好巡视组发现、转交问题的整改查处,更是落实主体责任的体现。

第一,要立即整改查处。我们在巡视中,坚持边巡边纠,对发现的问题,不是等巡视结束再全部移交,而是一边巡视一边移交问题。在问题多的地方,把握节奏,分清轻重缓急,分类处理。对移交的重大问题,抓住不放,跟踪督办。边巡边纠、立行立改,不仅使整改查处工作有序展开,而且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巡视进展、增强了反腐信心;不仅能避免或减少事业上的损失,而且使违纪违法人员及时得到惩处、受到震慑。

第二,要严肃整改查处。能不能严肃整改查处,检验的是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落实得如何。要以责任为天职,敢于担当,做到不消极应付,不推脱责任,不软拖硬抗,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有效防止和解决该查不查、该处不处、核查不深入、查处不到位的问题。对巡视组移交的事项,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四、解决运用成果的长效问题

巡视工作要发挥三个作用,即震慑、遏制、治本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巡视成果的运用。

第一,要有机运用成果。不仅要解决上级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还要解决单位自己平时发现的问题。我们巡视坚持问题导向,尤其是对重点人、重点问题、重点领域加强监督,但另有一些问题可能是单位平时就发现的,比如政府不作为的一些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问题、长期遗留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回避,一定要切实解决。不仅要解决巡视组反馈的问题,还要解决巡视组还没有指出的类似问题。巡视组不可能发现所有问题,同类问题也不一定能全部指出。被巡视单位发现有巡视组尚未指出的类似问题,也要认真查处。不能就事论事,而要举一反三;不仅要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还要防止可能发生的问题。对已发生的一些案件,要深刻剖析,通过剖析发现工作的薄弱环节、漏洞,进而采取措施,避免重蹈旧辙,也就是要发挥好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同时,要抓早抓小,建立预警机制。对于群众反映的、媒体曝光的、其他案件中涉及的一些小问题,过去往往是放在一边,结果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炸。建立预警机制,就是要把这些问题及早地化解掉。

第二,要长久运用成果。就是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巩固和拓展巡视成果。一是打造“制度升级版”,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修订制度、完善制度。一方面,要建立制度群,避免制度冲突,消除制度缝隙。另一方面,要强化制度执行力。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这“笼子”的底部就是惩戒,有了惩戒才能确保“笼子”坚固。二是打造“追责加强版”,要抓住明责、履责、考责、追责各个环节,该问责的问责,该追责的追责。三是打造“机制完善版”,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惩治腐败也永远在路上。要不断健全机制,实现作风监督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实现惩治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作者单位:省委第七巡视组)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