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军事专家眼中的抗日游击战(2)

外国军事专家眼中的抗日游击战(2)

摘要: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对中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以至受到不少中外军事行家的好评。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游击战嘛,似乎不外乎就是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小打小闹而已,怎么会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呢?这里,让我们回顾一下外国军事行家到底是如何看待抗日游击战的。

美军观察员学习抗日游击战术

抗战初期,美军派出过海军陆战队的指挥官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作为美国政府代表多次访问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后期,美军又派出“延安观察组”,美军观察员同八路军一起长途行军、看八路军打仗,零距离研究八路军的战略战术。他们都认为,中国用来抵消日本现代化军事装备优势的最好办法就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全面抗战”和游击战术。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卡尔逊在海军陆战队中,用学到的八路军的作战经验,训练一支精干的海上游击队——海军陆战队第二突击营,罗斯福总统的儿子詹姆斯·罗斯福少校被委派为他的助手。这支海上奇袭队于1942年8月在吉尔贝特群岛的梅金岛登陆突袭日军成功。接着在瓜岛战役中,突击营又一次大显身手。在历时一个月的战斗中,卡尔逊所部在丛林山地行军450英里,伏击敌人30次,歼敌500人。一位海军陆战队史学家称之为“海军陆战队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作战巡逻”。卡尔逊因战功第三次获海军十字勋章。美国《生活》周刊曾以“中国游击战的学生卡尔逊和他的突击队”为题,介绍了卡尔逊作战思想形成的过程。

美军延安观察组的布鲁克·多兰上尉于1945年1月到晋察冀九分区体验了地道战的威力。日军获知九分区来了个美国军官后,出兵袭击,准备活捉美国人。多兰随八路军迅速钻入地道。日军用镐和钢钎挖凿地道,打骂枪杀群众,向地道中放水、灌烟、投毒瓦斯,这一切都没有奏效。恼羞成怒的日军逼问房东大娘美国人的下落,接连剁下大娘4个指头,她依然摇头不语。日军无计可施,最终被迫撤走。多兰获救后,他向杨成武司令说:“冀中的地道是万能的,冀中的老百姓顶好顶好,中国一定会胜利!”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