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增强党性为根本

以增强党性为根本

“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是管方向、管根本的,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必须加强党性锻炼。只有党性增强了,才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忠诚干净担当”才能成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坚定理想信念,拨亮信念这盏“明灯”

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建设和改革年代,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夙兴夜寐、开拓进取,同样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他们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当前,党带领人民开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征程,面对现实中这样那样的困难和困惑,更加需要高扬理想的旗帜激励斗志;面对外部环境形形色色的干扰和考验,更加需要高擎理想的火炬照亮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忠诚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对党要有朴素的感情,更要有理性的自觉。理性的自觉从哪儿来?那就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无数事实证明,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的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有政治上的坚定。党员干部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一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武器,学懂弄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弄明白历史怎样来、怎样走下去,让理想照亮心间、照亮脚下,把这种信念浸入血液中、骨髓里,从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注重修身正心,高悬道德这面“明镜”

德是做人之本,也是从政之基。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首先应该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没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就犹如一辆跑错了方向的火车,只能离正确的目标越来越远。这就决定了领导干部必须加强道德修养,做到常修为官之德,知荣辱、作表率,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把工作做好,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现象,有的沉湎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甚至极少数党员干部暴露出人格扭曲、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这种种不健康的心态和行为,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与领导干部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敬畏“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中国古人则笃信“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必须“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党员干部一定要心存敬畏,高悬道德明镜,经常反省自己,经常对照先进典型和优秀党员干部,反思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的作风,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初、慎微、慎友,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守住党和人民交给的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