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增强党性为根本(2)

以增强党性为根本(2)

敬畏党纪国法,坚守廉政这条“底线”

敬畏党纪国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尊敬,即敬重权力和责任的赋予者,牢记权为民所赋,任为党所托,把维护党的形象和人民的信任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二是畏惧,即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做决策、开展工作多想一想法律的依据、法定的程序、违法的后果,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贪廉一念间,如果缺乏对法纪的敬畏感,就会轻视法纪,放纵自我,触犯法纪。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因此权力姓“公”不姓“私”,只能为民所用服务人民。在行使权力时,决不能公私不明,甚至“公器私用”,做一些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的事。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自觉把遵纪守法讲规矩作为政治的生命线,真正做到执行纪律无条件,遵守法律不含糊,时刻以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坚守法纪这条“底线”,无论何时、何地都管得住小节、经得起考验、抗得住诱惑,筑牢廉洁从政的法治屏障。

立足岗位职责,打磨担当这把“利剑”

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有权必有责,行使权力的党员干部必须有担当精神。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缺乏岗位担当意识的现象时有所见:有的责任心不强,在岗不履职,对工作不专心、不用心;有的缩手缩脚、瞻前顾后,缺少雷厉风行、独当一面的锐气;有的工作标准将就凑合,办事拖拉,效率意识不强;有的遇到矛盾问题推诿塞责,不敢迎难而上,等等。凡此种种,影响了工作的落实,贻害了我们事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党员干部,一定要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尽心尽力干好工作。每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处在什么岗位,一定要牢固树立岗位担当意识,立足本职,明确职责,“在其位,谋其政”,始终做到守土有责、知责思为。要立足岗位职责,带头牢固树立岗位担当意识,不断提升能力水平,保持高昂的斗志,提升工作境界,打磨担当这把“利剑”,推动工作落实。

践行党的宗旨,永葆为民这个“本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是党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我们党的立命之本,力量之源,成功之基。实践证明,我们党90多年来,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历史时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其根本原因就是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赢得了民心。我们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更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应当清醒地看到,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源是党的宗旨观念淡漠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淡化了,与老百姓疏远了,严重影响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我们正处在一个激荡人心、变化迅猛的时代,发展之快、变化之急令人猝不及防、目不暇接。只有始终坚守党的根本宗旨,永葆为民这个“本色”,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把群众当“主人”,在群众“最盼”上解难题,在群众“最忧”上下真功,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我们的党才能永远扎根于群众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系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