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根据智库的特点构建服务型管理体制,以帮带管。智库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部门,作为创造和提供智力产品的机构,它所要提供的有价值决策咨询服务,必须具备信息通畅、经费保障、成果有价转让等前提条件才能实现。因此,不但政府应当按照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主动及时地发布信息,为智库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相关素材,领导机关在商讨重大决策时也要通过吸收相关智库专家入会、向有关智库沟通情况等渠道,使智库部门了解决策部门的所思所想,从而使智库研究有的放矢。建设新型智库必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政府向智库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制度也是实现生产者和使用者良性循环的必备条件。那种以为官办智库的研究成果就可以无偿调拨的计划经济观念,是不符合新型智库运行规律的。
就智库自身的运行机制而言,研究机构设置、研究方法手段、成果评价体系、学术交流平台、成果转化渠道以及经费使用办法等方面都必须改革创新,尤其是人才队伍建设这个新型智库建设的重点更是改革的难点。我国现有智库多以学科建设为导向来设置机构,但新型智库要求提供的是专业化的研究成果,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建设学科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随之而来的科研组织形式、研究主攻方向、成果评价标准、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事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运行机制都要发生改变。如果不进行有力度、有深度的创新改革,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
建设辽宁新型高端智库,必须首先担负起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献计献策的重任
《意见》明确提出:“地方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要着力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有条件的要为中央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辽宁社科院正在向着建设“服务辽宁、影响全国的高端智库”目标迈进。高质量决策咨询研究成果的涌现,源于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今后一定要在注重发挥各学科传统优势的同时,重点围绕新型智库建设目标进行改革创新。
一是遵循科研规律,为科研人员“松绑”。对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的考核,继续执行由以往一年一考核改为三年一考核的办法,有力改变科研人员为完成指标而拼凑成果的被动科研局面,有效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树立精品意识,鼓励科研精品。继续严格执行重新修订的 《科研成果后期资助办法》,使有限的科研资金不是“撒芝麻盐”,而是用来重点资助和奖励有价值、够分量、真管用的科研精品。
三是注重队伍建设,实施青年专才计划。在注重发挥老专家和中年学术骨干带头作用的同时,以在全国同领域有一定学术影响为目标,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45岁以下青年人才,给予专项资助,定期培养。
四是搭建咨询研究成果为决策服务平台。发挥新创办的《辽宁智库》的作用,一策一期,有针对性地专送,供领导和相关部门参阅。
五是依托优势和需求,创建专业智库。依据《意见》提出的“特色鲜明、长期关注的决策咨询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成果”的新型智库标准,发挥新组建的“辽宁振兴发展研究中心”、“朝鲜半岛研究中心”、“抗战文化研究中心”三个专业智库作用,力求经过几年的努力成为有全国影响的新型高端智库。
(作者系辽宁社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