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互信是中欧关系的核心资产(2)

政治互信是中欧关系的核心资产(2)

第三,政治互信是中欧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互信意味着中欧双方对对方战略意图具有积极的判断,不认为对方会利用力量损害己方的战略利益。2013年,中欧双方领导人在北京制定了《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强调“双方一致同意,将本着平等互信、相互尊重的原则,继续巩固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40年来,政治互信铺垫了中欧经贸、金融、投资关系的坚实基础,《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覆盖了100多个合作领域。中国和28个欧盟国家人口加起来占全球四分之一,经济总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两大市场容量巨大,充满了经贸能量。欧盟连续11年高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14年,中欧贸易总额突破6000亿美元,比40年前增长了250多倍,中欧还设定了2020年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的目标。在金融投资领域,双方已确定了额度高达7000多亿元人民币本币互换机制,在欧洲设立了4个人民币清算银行,初步建立了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制度,让金融合作成为双方利益融合的牢固纽带。

第四,政治互信是中欧文明关系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动力。政治互信是文明间关系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动力,互信赤字往往影响民众情绪,侵蚀人文交流的精神动力。“国之交在民相亲”,这既是中华文明有关国际关系的传统智慧,也是习近平主席经常引用的经典。反过来说,“民相亲在国之交”也是成立的。中共十八大以来的近3年时间里,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丰富和平发展战略思想,强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大力推动新型国际关系从理念走向实践。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欧关系日益成为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典范。李克强总理指出,“时至今日,中欧人文交流机制和渠道日趋丰富。在欧盟的中国留学人员超过28万人,在华欧盟学生和学者超过4.5万人,24种欧盟官方语言走进中国高校课堂,300多所孔子学院和课堂遍及欧盟成员国。中欧文明对话为不同文明间求同存异、共同进步树立了典范。”中欧文明关系能取得今日的成就,政治互信可谓功不可没。

欧盟是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和最大的经济体,历任中国领导人特别重视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要建设性作用,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便将欧洲视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一极。作为世界上的主要双边关系之一,中欧政治互信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它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还在于它为杂音不断、令人忧虑的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提供了大有裨益的镜鉴,值得双方倍加珍惜。“面对新的复杂形势,中欧领导人应登高望远,脚踏实地,进一步筑牢双方政治互信基础。”这是李克强总理的期待,无疑也是中欧人民的共同愿望。

(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