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社会不应成为冷漠社会

陌生人社会不应成为冷漠社会

近日的两则新闻直戳社会痛点。其一是,某女大学生在公交车上遭遇色狼,请求停车时引来纷纷抱怨,“急着回家呢”“别耽误我们时间”等言辞让都市人的冷漠暴露无遗;其二是,一款通过震动马达制造噪音的工业产品居然明目张胆地在网店销售,在卖家买家无奈的陈述里,本该和谐的邻里关系荡然无存,“以暴制暴”显得理直气壮。

我们国家素以礼仪之邦著称。在很多人印象中,中国人应当是彬彬有礼的,中国的民风应该是淳朴友善的。然而,这美好的传统设定却经常被骨感的现实击碎。小悦悦被碾后18人视而不见,19岁少年微博直播自杀网友点赞围观……这桩桩件件,都拷问着民众、社会、甚至我们整个民族的道德与良知。而遗憾的是,人性冷漠、麻木不仁、道德滑坡的舆论指责似乎并没能阻止下一幕悲剧发生。痛定思痛之后,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冷漠是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阵痛。

诚然,中国社会,尤其在繁华都市,多数人已经熟悉了“陌生”。有段关于陌生人社会的经典描述指出,“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人们的居住地从鸡犬相闻的村落变成了更强调独立私密的钢筋水泥森林,密切的血缘、地缘联系也被代之以契约、制度、法律等一系列现代化的规则设定。以前家族中、单位中的人脱离开原有环境,成为随处散落的“原子”,成为一麻袋各不相干的“土豆”。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关系纽带被稀释、切断,存在状态上的彼此独立,便极容易滑向认知上的“事不关己”和心灵上的“漠不关心”。

但陌生人社会并不应该成为冷漠的借口。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确实引发了人类交往、存在方式甚至更深层面的革命,颠覆着与熟人社会相适的传统伦理。这一方面值得肯定,因为这种转变意味着法律制度的逐渐完善、公共服务的程度提高等现代化发展成就。但另一方面更需要提醒:这种颠覆不能是对传统伦理的全盘否定。契约上的空白或者管不了的情境不在少数,传统人情“柔和剂”的作用还要继续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契约与人情并非水火不容,而应当彼此补充。社会发展再现代化,传统伦理、传统美德也不能丢,人性温度也不能由此冷却。

有学者指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正在由“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型,广大城市则正由“半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不独中国,陌生人社会是全世界都在面临的趋势,冷漠病、信任危机也是全球性的问题。如果我们注定要在陌生人社会中继续人类文明的进程,那么,能不能在冰冷的规则之外安放好道德,在挺进现代化的同时延续好传统,这将决定我们能走多远,又将抵达怎样的未来。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