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中的技术早已出现,只有在出现金融革命后,工业革命才真正发生。”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John Hicks)在其《经济史理论》中给出的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如果套用这句话来描述我们现在所处的互联网时代,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为标志的互联网时代使用的技术创新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出现,决定“互联网革命真正发生”的充分条件,才是当前发展互联网经济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互联网既是一个产业,更是一种经济形态
作为一种经济形态,互联网经济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一是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消费者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生产环节当中,从而打破了工业经济时代消费者与生产者割裂的封闭生产模式,且随着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长而出现的私人定制生产模式正在兴起。二是网络将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平台。这一方面使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经济运行工具,由工业经济形态主要依靠交通运输形成的“物质流”向网络数据转变;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将由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本的占有和配置向数据资源的占有和配置转变。因此,互联网产生的深远影响远不是一个“产业”所能涵盖的。它不仅仅是一个新型产业,更是人类社会历经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后出现的一种新经济形态。
对于这一经济形态,过去曾用所谓“知识经济”来表述,并用“知识密集型”来描述其特征。其实这是对这种经济形态的片面解释,容易误导人们将工具(科学技术)当作结果(一种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经济形态)。
数据而非资本将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润滑剂”
如同希克斯将筹集和经营资本的行业——现代金融业的建立作为工业革命得以完成的评价标准之一一样,可以肯定,现代金融体系并非由工业经济向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这是因为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数据而非资本的开发与利用是互联网得以风靡于世的根本,数据及其平台对于互联网经济的意义,不亚于货币资本对于工业经济的意义。从工业时代到互联网时代,代表的是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出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模式,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数据平台使数据发挥出了生产资料和资本的作用,并使数据释放出了增值功能。因此,数据开发与利用所需的数据平台及其经营和监管体系将成为由工业经济向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是否构建起了互联网经济发展所需的数据平台及其经营、监管体系,是评价互联网经济时代是否真正到来的基本标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