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 深入整治为官不为(3)

标本兼治 深入整治为官不为(3)

摘要:“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为官不为本质上是懒政行为,为害匪浅,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更是不容忽视。外界施压或可管住一时,对症下药方可从源头管住“太平官”“逍遥官”。只有每名干部都严格自我约束,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做“三严三实”好干部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国范围拉开了“三严三实”教育的序幕。《方案》明确,“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融入领导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不设环节,不是一次活动。这意味着,“三严三实”将立严标尺,形成干部日常管理从严的“新常态”。

曾有人发出“为官不易”的喟叹,以此为“为官不为”开脱。回顾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用“三严三实”的标准来衡量,“对干部管理的要求不是过高,而是还很不够”成为当下的主流观点。

如何从严从实管理干部?河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夏杰认为,要加强日常管理,多近距离接触干部,对干部的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发现、早纠正,治未病、防大病。要着力防偏纠偏,持续清理“土政策”、打破“按惯例”、制止潜规则,深化专项整治。要抓好问责,强化倒查追究,开展买官卖官、带病提拔等责任倒查,发挥震慑警示作用。

不难发现,几乎每个贪腐官员,都是先犯小错再铸大错,逐渐滑入堕落深渊。如果对小错不闻不问、放任不管,就会造成整个社会风气和政治生态的恶化,潜规则盛行。

有人曾对名目繁多的官场潜规则试作梳理,诸如“进不了圈子就进不了班子”的关系学,“琢磨事不如琢磨人”的从政谋略,“多栽花少栽刺”的生存之道……“这些林林总总的庸俗哲学一旦大行其道,不难设想,必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有专家对此表示担忧。

政治生态一旦被破坏,其影响极可能就是毁灭性的。有些干部难以适应“圈子”文化,被不健康的官场生态所牵绊,身心疲惫。早几年,山西某县县长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山西为官已属高危行业,搞不好就要锒铛入狱,我们现在是在鸡蛋上跳舞。”

由此可见,践行“三严三实”正当其时。江苏省灌南县委组织部干部刘林生认为:“‘三严三实’不是讳莫高深的大道理,而是为人处事做官的基本要求,针对的都是日常行为、基本规范,但是寓意深刻,内涵丰富。”

党的干部,就要自觉接受监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指出:“信任代替不了监督,自律代替不了他律,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当前,党员干部在严格约束下为官用权,正是回归本来的作风“新常态”。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习惯在监督下用权,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自觉接受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不断增强免疫力。

政通,方有人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虽不能直接产出真金白银,却能为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而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正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有力保证。

责任编辑:覃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