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要优先投资于人(2)

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要优先投资于人(2)

(三)“一带一路”战略是国际合作模式的重大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战略不是单向的对外输出,而是本着“亲诚惠容”的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推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与沿线国家携手推动更大区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大平台,是对国际合作理念与合作模式的重大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因此,“一带一路”战略不是中国的“独角戏”,是沿线国家及更多国家和地区共同参与的合作战略。建设“一带一路”需要取得相关国家的认同和支持,通过国家层面政策的对接,实现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同参与,合作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既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沿线国家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共同发展的互惠战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经济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已成为驱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形成利益共同体,使沿线国家能够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从而推动本国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达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增进与沿线国家相互理解、尊重、互信、合作,实现长期友好的包容战略。“一带一路”沿线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最大、国家类型多样、多民族与多宗教聚集区域。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交流互鉴,深化友谊。“一带一路”战略是连接“中国梦”和“亚洲梦”、“欧洲梦”、“非洲梦”的纽带,是实现沿线国家人民对美好生活共同追求的圆梦战略。“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通过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使中国发展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共同繁荣的“命运共同体”,有助于增进地区和世界的繁荣、稳定、和平与发展。

二、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在人才

大业欲成,人才为重。“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一个规模宏大、领域宽广、内容丰富、跨国共建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国内外各方面人才的共同参与,既需要国内通晓国外经济贸易、资本运营、法律、税务、管理、文化等国际化人才,也需要相关国家管理和技术等人才;既需要国内外人才的直接参与,也需要国外政府及社会大众的支持,实现国内人才资源与国外人才资源的对接。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重要的资本,是保证“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持续推进和长期维系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必须尽早把人才开发提上日程,高度重视对人的投入。

(一)人才不足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短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投资逐年扩大,跨国投资经营企业达数千家且在不断增加,为提升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人才特别是国际化人才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走出去”的短板。

据统计,2010年我国企业跨境收购失败率是11%,同期的美国、英国仅为2%和1%。2013年,我国前100名跨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指数平均仅为13.9%,远低于世界前100名企业的64.7%,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37.91%。我国跨国企业亏损比例高,利润率也明显低于发达国家。2010年我国海外亏损企业达20%。虽然原因很多,但其中国际化人才不足和对国外人才开发不重视是重要方面之一。重硬件轻软件,重对物的投入,轻对人的投入,重项目本身,轻人才开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世界著名的麦肯锡全球管理咨询公司调查,88%的企业高管认为,海外并购或投资失败的首要原因是缺乏人才。如TCL公司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收购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联合竞标的波兰A2高速公路项目等,都是付出了惨重代价的典型案例。还有不少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因缺少人才开发投入而导致失败。此外也有企业在海外的收购或经营因政治或文化原因导致失败或亏损,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没有做好人的工作。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极大激发了国内很多企业走出去的热情。但是,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资深董事华强森认为,中国企业借助“一带一路”东风走出去面临三大挑战与风险,其中,人是根本的一个挑战。因为很多中国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缺乏国际化人才,高级管理层中有海外教育经历和国际经验的人较少。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将有更庞大的资金投入和更多企业参与,因此,我们必须汲取以往教训,加大对人的投入,做好人才开发和人的工作,特别是做好沿线国家的人才开发和人的工作。必须争取沿线国家政府特别是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实现民心相通,筑牢“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