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外界误读与理性反思(2)

“一带一路”的外界误读与理性反思(2)

“三观”差异引起西方猜疑

在西方社会出现以上四种误读和过度联想并不令人感到惊讶,这凸显出西方国家长久以来形成的“权力观”、“利益观”和“价值观”在作祟。首先,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运行机制是由西方国家主导的,而中国只是参与者。按照西方的传统“国强必霸”的历史惯性思维方式,“一带一路”表明中国正在与西方国家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试图冲击现行国际政治经济机制,而实现本国国家利益最大化。明眼人会看得很清楚,“一带一路”和马歇尔计划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并不追求霸权,其目标是实现与周边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除此之外,历史上的大国一定要有一支现代化的高素质海军作保障。随着海外利益的增多,中国需要不断提升远洋海军的实力。亚洲安全形势复杂,中国海军实力的发展将有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其次,在西方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就意味着需要争夺海外市场、对外资本输出。为了获取本国利益,而完全不顾他国利益。但现实情况是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国家渴望外部资金支持,而中国自身又具备这样的实力,双方存在利益交汇点。通过相互之间的紧密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更为重要的是,西方社会一直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其中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冷战结束后,美国一直以来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并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对中国实施和平演变,并不断将中国模式和理念进行“意识形态化”。事实证明,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中国不但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治理模式和发展理念也被更多国家接受和认可。同时,中国政府在多个国际场合明确表态,中国愿意承担国际责任。而“一带一路”是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具体体现,其目标是让周边国家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