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解析乌法峰会成果三大亮点

学者解析乌法峰会成果三大亮点

(原题:发出合作共赢的时代最强音)

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在俄罗斯乌法发出了合作共赢的时代最强音。

7月8—10日,备受瞩目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乌法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来自金砖国家和欧亚地区近20位国家领导人齐聚乌法,就全球治理、和平与发展等重大国际议题共同发声。

无论对于金砖国家深化内部合作,还是上海合作组织扩大合作范围,乌法峰会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就乌法峰会取得的丰硕成果,记者采访了多位学者,梳理出其中三大亮点。

勾勒金砖国家四大伙伴关系

当前的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金砖国家经济增长有所减缓,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对金砖国家合作能否长期坚持的质疑之声渐起,“金砖褪色论”、“金砖分化论”在西方舆论场再次抬头。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走向何方?乌法峰会用“增强金砖国家战略伙伴关系”有力回应了质疑。

在此次峰会上,习近平就加强金砖国家伙伴关系,提出了“构建维护世界和平的伙伴关系”、“构建促进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构建弘扬多元文明的伙伴关系”、“构建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伙伴关系”四点主张。

“四大伙伴关系是中国对金砖国家关系新的定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巍表示,伙伴关系概念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新理念。伙伴关系与美国式结盟有本质不同,它不带有针对第三方的对抗性,目的是为了加强自身合作。中国过去在双边层次建立了很多伙伴关系,习近平主席此次在多边框架下进一步提出构建金砖国家四大伙伴关系,为金砖国家未来的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当前形势,金砖国家唯有加强合作、携手并进,才能继续做推动全球发展的领跑者。此次峰会签署了多项金砖国家合作协议,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在峰会宣告正式生效。峰会通过了《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明确了贸易投资、制造业、能源、金融等8大重点合作领域及合作举措,为深化金砖国家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制定了“路线图”。此外,峰会发表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乌法宣言》超越经济合作领域,在2015年后发展议程、气候变化谈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反对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等重大国际议程上表明了共同的看法和主张。

“这让国际社会听到了来自主要新兴大国强有力的立场宣示,看到了金砖国家加强合作的决心和执行力,认识到金砖国家合作未来的巨大潜力。”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陈志敏认为,通过此次峰会,金砖国家作为集体力量在全球发展中的重要性将更加突显。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