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解析乌法峰会成果三大亮点(2)

学者解析乌法峰会成果三大亮点(2)

首次扩员推动“上合”实现新跨越

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不断深化成员国间战略协作和团结互信,全面推进各领域合作,已成为维护本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乌法峰会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又一个新起点。

备受关注的上海合作组织扩员问题在乌法峰会上取得突破。峰会启动了接受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的程序,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大门由此正式打开。“国际组织发展壮大一定要接纳新成员,否则就是一潭死水。”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孙壮志认为,印巴的加入将扩大上海合作组织合作的区域和选项,为组织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孙壮志认为,能够同时吸纳印巴这两个发生过冲突对抗的国家,充分彰显了上海合作组织所坚持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的感召力。不同于西方主导的地区机制,上海合作组织反对“新干涉主义”,主张使用政治和外交手段而非军事手段来解决国与国争端。

《上海合作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是乌法峰会的又一大具体成果。孙壮志说,这份文件不仅涵盖安全领域,还规划了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十年在政治、经济、人文等各领域的合作路径。“上海合作组织虽然以安全合作起步,但其合作范围早已超出安全领域。”孙壮志表示,上海合作组织已进入发展的第二个十年,是机制建设和项目落实的关键阶段,而经济合作能够为组织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经济合作成功与否决定了上海合作组织未来能否获得平衡发展和持久的凝聚力。

对接“一带一路”与多国发展战略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多国发展战略有不少契合点,“对接”成为乌法峰会的热门议题:中俄两国元首在莫斯科会晤成果和共识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过程中,上海合作组织的纽带和平台作用得到确认;中俄蒙探讨将中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俄方跨欧亚大通道建设、蒙方“草原之路”倡议更加紧密对接起来,推动构建中俄蒙经济走廊……

诚如陈志敏所言,要实现沿路沿线国家全方位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倡议必须与各国发展战略和国家利益进行对接和磨合。“对接是‘一带一路’倡议成功的核心关键。”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江林认为,乌法峰会为“一带一路”倡议与多国发展战略的对接指明了方向,下一步要尽快落实到具体领域和项目上来。“这不是喊喊口号就结束了,要做许多扎实的工作。”赵江林举例说,产业对接既要考虑中国产业“走出去”的需求,也要考虑当地接受的问题。对接工作要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硬件包括基础设施、金融机制建设等,软件则包括贸易投资规则体系的对接等。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