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加快形成与治理系统良性互动的机制,增强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和治理成效。一个社会矛盾纠纷的增多,固然是社会转型、改革深化的必然产物,但如果缺乏治本之策,任由矛盾无序积累,达到阈值就会动摇治理稳定的根基。国情和现实要求司法对此作出同步回应,逆向探索改变矛盾无序增多的土壤。这一工作不能等待司法发育成熟后再去启动。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具有开放性,系统的生存与发展,要求信息、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大致均衡;系统与系统之间也是一个相互依存、彼此开放、进行信息与能量正常交换的共存共荣关系;同时,系统本身应具备对环境(其他系统)的反馈机制,通过检视、改进输出结果,让输出结果再返回到环境(其他系统)中去,达到影响环境(其他系统)的目的,调节和控制系统的再输入与再输出,从而保持系统的活力。目前,由于司法系统形成了法律解纷的职业优势与资源垄断,担负社会治理主要任务的治理系统产生了对司法系统的信息交换需求,司法系统不能凭借受干预的历史记忆,以“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为由漠视和拒绝这一需求。要加快建立健全司法系统与治理系统的良性互动机制,特别是要发挥司法系统的职业特点和专业优势,深入研究分析各个领域矛盾发生的原因规律,积极主动参与治理决策,使司法建议成为治理决策的重要参谋和必备组成部分;要抓住一个时期矛盾集中表现的典型案件,形成典型判例,借助治理系统的组织机制(党、政、群、社团等基层组织)、宣传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司法宣讲,使得家喻户晓。以法律思维和法律方式型构基层社会治理组织,改造矛盾纠纷产生的土壤;要将新型社交媒体变为与社会对话沟通、深刻把握人民群众对司法新要求、新期待的交流互动平台,及时回应热点关切,逐步建立菜单式、类型化判例的社会发布机制,将新媒体之于社会稳定的负面效应翻转为正面效应;进一步强化人民陪审员参审机制,让每一个公民都能最大限度接近司法、观察司法、体验司法,等等。司法系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治理,会极大弥补治理系统专业性的短板,有利于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能。同时,司法系统与治理系统共通共治,就会从根本上序化社会,实现从“维护稳定”到“创造稳定”的转变,而这也会从根本上减少矛盾的发生,进而减轻司法系统的案件压力,为加强自身自治性建设争取有利的时空。
案件审理与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2)
- 构建有辨识度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范式2025-08-12
- 运用人工智能提升社会治理效能2025-07-22
- [视频]全国政协召开“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专题协商会 王沪宁出席并讲话2025-07-16
- 【北京蓝皮书】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4-2025)2025-07-15
- 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内涵与原创性贡献2025-07-08
- 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内涵与原创性贡献2025-07-08
-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4-2025)》2025-07-03
- 打牢社会治理的优秀传统文化根基2025-06-27
- 打牢社会治理的优秀传统文化根基2025-06-27
- 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2025-06-19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小屏幕打开大市场,农村电商激活乡土中国
- 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
- 科技进步驱动中国农机出海浪潮
-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夯实创新发展素质基础
- 拓展和提振服务消费 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强动能
- 沈阳: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看文化主体性的确立与升华
-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 北京世园公园:从盛会舞台到全民乐园的华丽蜕变
- 以创新为钥,打开县域消费大市场
- 携手共绘雪域高原繁荣发展的新时代画卷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4年降32% 感知美丽中国的“绿色密码”
【理论看点】王永中:“一带一路”使中国经济更加多元化
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合作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成效
当前中国经济的地位与前景
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展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