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也是我们的未来

留守儿童也是我们的未来

农村留守儿童目前至少有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20多年来,进城的农民工们贡献了飞速现代化,被迫留在乡土的孩子们,却成了这一宏伟进程的被忽视者。在故乡留守甚至流浪,他们成了悲剧主角,自杀、被性侵、误入歧途……这个数字还在扩张。(7月13日《新京报》)

事实上,留守本是对一种存在形态的客观描述,尤其是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当下,留守更应该是一种正常的存在。那么,它缘何会成为一个充满悲情色彩的代名词?换言之,这些本应沐浴于关爱之下的儿童,为何会屡屡成为社会的悲殇呢?

对留守儿童父母的责怪,对当地政府的质问,对当地村民的诘责,甚至对社会公益的反思,常常成为当下“挺身而出”的重要因素。以更宏大的视野审视,或许还可以来一番社会历史的溯源,时代发展的探幽。于此,或许正如有论者所言,任何草率的归因都显得没有说服力,任何试图力挽狂澜的个体都显得微不足道。但是,仍需得以郑重道明的是,对留守群体的关心,它不是基于某种情绪下的激愤或者说同情,在同一的社会形态下,对他们的关心,其实就是关心我们的未来。

这不是发乎朴素情结上的浅吟低唱,姑且不去来一番“少年强,则国家强”的宏大抒情,留守者的生存孱弱,并非发生于一滩闭环的泥淖中,他们所遭遇的困顿和现实的孱弱,所投射的正是我们每一个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谁能保证自己的孩子,不会因于自己生存逼仄,而成为被遗忘的留守儿童,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于此,关心今日的留守者,谁说不是在关心我们的未来呢?再者说,一个现代社会文明的建成,从来都是建立在社会不同群体的整体向好。如果留守儿童依然在困顿和不安中,意味着公民权利的短板所在,那么,所谓文明、所谓现代,不过是空想。

一番情理上的疏浚过后,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我们当如何关心这些面临枯寂人生的留守者呢?当然,我们首先需要审视的是,那些被吞噬的枯寂人生悲剧是如何上演的呢?是因为贫困吗?是因为政府帮扶不力吗?是公益介入虚置吗?或许不能否认那些现实的贫困,不力的制度救济以及有心无力的公益,但是,从此前的数起悲剧来看,贫困似乎并不是直接的根源,政府的救济并未缺失,甚至公益也未曾缺席,真正压垮留守儿童最后的希望,竟然是情感上的贫瘠。抚养和帮扶,如果只是停留于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困顿和情感上的空虚,成为留守者无尽的伤痛。如此说来,有温度和人性的制度救济和公益帮扶,是多么地值得期待。

而就在6月18日,来自一项名为《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正式发布,根据这份白皮书的结论,与其他相比,留守儿童更需要心灵抚慰。

于此而言,来自亲情的陪伴关爱,或是是最值得期待的关心,如何实现留守者与至亲最长情的陪伴呢?这依赖于城乡二元体制的打破、均衡的区域发展、更公平的资源分配机制。当为人父母者,不再为生计而远游,或即便远游也能长情陪伴于孩子之侧,让他们能真正地“少有所养”,真正分享到社会改革和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正如习总书记日前在贵州调研时所言,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