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美: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2)

生态文明美: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2)

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生态学经历了描述性生态学、经典生态学和现代生态学三个阶段,首先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得到完善,而在20世纪,它又突破了自然科学的范围而与人类学相结合。1922年,美国学者哈伦·巴洛斯首次提出“人类生态学”的概念。至20世纪下半叶,相继涌现出大批有关人类生态学的著作。人类生态学为生态文明学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自然环境审美,自然环境的美既不在生态,也不在文明,而在生态与文明的统一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审美视界较之自然生命的审美视界主要有哪些不同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强调并凸显自然环境美中的生态性。自然性是自然美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其区别于社会美的关键。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环境审美也注重这种自然性,但它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

第二,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到生态平衡的高度。过去我们谈论自然美,比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诚然不错。但按生态文明审美观,一般地讲人与自然的和谐还不够,必须突出这种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失去生态平衡,就是对美的否定,它迟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第三,将生命意味的美提升到生态意味的美。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而生态意味的美则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实际上,生态的网络系统只存在于人的理解与想象之中,它的审美实现呈不断的发散状态。

第四,生态审美导入生态公正理念,体现出生态的兼容性。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而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受到尊重。美国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曾举一例:罗瓦赫原野公园过去的标牌上写的是“请留下鲜花供人欣赏”,现在写的是“请让鲜花开放”。两种标牌虽然目的都是让人爱护鲜花,却持完全不同的立场——前者主张人的本位,后者融生态公正立场于其中。

第五,荒野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所重视。罗尔斯顿强调,“荒野历史上和现在都是我们的‘根’之所在”。当荒野被人们接纳并视为生命之根时,其实它已经“人化”了。这里,工业文明功不可没。正是凭借工业文明提供的物质基础和科技成就,加上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生态文明为人们提供的视野与观念,人们才能欣赏荒野的美。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