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方法论三则

治国理政方法论三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期我国改革发展出现的关键问题,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阐述了诸多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构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治国理政方法论。总结和学习其中几则方法论,对于推进治国理政具体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真抓实干的工作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真抓实干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导治国理政方方面面总体的工作方法。

真抓实干并非蛮干、胡干和瞎干,真抓实干要有科学的步骤与设计。

首先,真抓实干必须要以问题为导向。 “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问题才是真抓实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的既有累积性的老问题,又有尖锐性的新问题,以至于“问题倒逼改革”。因此,更要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去搞建设抓改革。具体地讲,就是要能够自觉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和正确解决问题。自觉发现问题就是要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去查找问题、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就是要有一个正确面对问题的态度,做到发现问题不慌张、不回避、勇于担当;科学分析问题就是要全面深入地剖析问题,既要看到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因由,又要明了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现实特征;正确解决问题就是要有效地处理问题,依据之前对于问题的把握,对症下药、依病从医,既要从症状上起到疗效,又要从根本上去掉病根。

其次,真抓实干必须要增强应对问题的本领。增强本领就要加强学习。既要全面地学,也要重点地学;既要向书本学,也要向实践学;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也要向专家学者学。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应当具备的理论素养,还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完备我们的政治素养,更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学习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最后,真抓实干必须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总结在发现问题、直面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做得对的地方,以及走过的弯路和错路,认真分析得失背后的真正缘由,形成新的认识并上升为新的理论指导,为未来征程少走弯路、减少失误提供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在国内外各种条件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一定要经常总结经验,努力做到不诿过、不贰过,从而使得改革发展进一步深化,产生实效。

此后,在治国理政的具体展开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这一纵一横的工作方法。

顶层设计的工作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经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现在,同过去相比,中国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拓展了。要把改革推向前进,必须加强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原本是一个工程学的概念,此后渐渐被引入政治领域。在政治领域,顶层设计就是指从国家最高层面,总揽全局,统筹长远规划,自上而下纵向地制定最佳决策方案的方法。

首先,顶层设计要求站在顶层高度,设计目标与方向。目标和方向是顶层设计的出发点。若没有顶层所设计的目标和方向,就无法得知为何进行顶层设计、沿着什么方向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治国理政顶层的高度,指出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方向就是中国的发展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地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