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思想,历史的财富和未来的制胜法宝(4)

战略思想,历史的财富和未来的制胜法宝(4)

——感悟共产党人领导抗战赢得胜利之战略战术的伟大魅力

弘扬伟大战略思想,在强军兴军征程上奋力前行

1960年5月,英国元帅蒙哥马利造访中国军营,临走留下了这样的评价:“不要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谁打中国,进得去出不来!”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有记者问前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他说:“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

两位二战骁将为何结论高度一致?那支看上去装束有“几分土气”的东方军队,在两位老兵的眼中为何散出谜一般的光芒?他们或许永远无法窥其堂奥:这支军队之所以所向披靡,源于这是一支脚踩中国大地、用毛泽东思想滋养、壮大的人民军队!

习主席深刻指出:“毛泽东思想教育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原则。”70年后的今天,我们走进抗战深处,并不是要从昨天的战略战术中克隆现成答案,而是在于同先哲的心灵叩问里,把握贯穿其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探索今天克敌制胜的门匙。

站在信息化的星空下,面对惊涛拍岸的世界新军事革命大潮,回望引领抗战胜利的思想瑰宝,怎样触到其“活的灵魂”?

——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胜败的关键在人不在物。习主席强调:“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在战争史上,每当一种新技术、新武器出现,总有一些唯武器论者夸大其词,把先进武器说成是主宰战场、决定胜负的东西,抗日战争以劣胜优的伟大胜利,再一次雄辩地证明,决定战争最终胜负的是人不是物,信息化战争也无法改变这一本质规律。

今天,我们在大力发展武器装备,加快构建适应我军履行新使命要求的装备体系,从“钢少气多”走向“气多钢好”,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物质技术保障的同时,更要从根本上牢记这一点。无人化、智能化战争“键对键”的背后,控制它们的仍然是人,是人和武器的高度一体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视武器因素也就是重视人的因素”。

强军兴军,要在得人。破解“两个不相适应”“两个差距很大”的矛盾,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坚守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大文章等,都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充分激发广大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合起中华儿女的集体智慧,凝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勠力同心,才能形成推进强军兴军事业的强大势场。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和发展要求出发。习主席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在抗日斗争最艰难的时刻,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一系列光辉著作,立足中国实际,放眼战争全局,将科学理论与斗争实践以及广大抗日军民的创造性有机结合,为抗战胜利指明了方向。

今天,中华民族正处在“由大向强”关键一跃的关节点上,国防和军队建设也正处于一个历史的交叉口。社会变革深化期、军事变革攻坚期、军队历史使命拓展期并行叠加,军事转型与社会转型“双重攻坚”、机械化与信息化“双重建设”、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双重任务”交织互动。挑战前所未有,认清这个实际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越是处在国家和民族的重大关头,越是处在建设、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就越需要从党情国情军情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思想理论的引导作用,坚持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坚定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可靠保证。战略的最高原则是“致人而不致于人”。抗日战争留给后人拨动心弦的一幕是:鬼子张牙舞爪处处碰壁,我军机动灵活时时显威。这是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坚持走自己的路创造的战争奇迹,闪耀着东方哲学的智慧之光。

习主席强调,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中华传统兵法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党靠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建军治军的原则和制度,创造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形成了我军的特有优势。

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睁眼向洋看世界”是必要也是必需的,但无论哪国哪军的“模式”,“拿来主义”必须接中国地气,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必须保持战略清醒,增强战略定力,处理好战争与政治的辩证关系,把战争问题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目标下来认识和筹划;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尤其应在破除思维定势,树立与强军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上下大气力;必须推动军事战略创新发展,深钻细研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大力推进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法研究,使我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今天,思想的淬火,是为了明天的战胜。重整行装再出发,强军路上,我们永远是一支“思想领先”的胜利之师、威武之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